【强化试题】2020年主管检验技师模拟试题(六)

2020年04月23日 来源:来学网

1、以NAD+还原成NADH反应为基础的生化分析,采用的波长及吸光度变化为( )。

A、340nm,从小到大

B、340nm,从大到小

C、405nm,从小到大

D、405nm,从大到小

E、280nm,从小到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以NAD+还原成NADH反应为基础的生化分析,采用的波长及吸光度变化为340nm,从小到大。

2、NAD+或NADP+所含的维生素是( )。

A、烟酸

B、烟酰胺

C、吡哆醇

D、吡哆醛

E、吡哆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维生素PP包括尼克酸(又称烟酸)和尼克酰胺(又称烟酰胺)两种物质。NAD+和NADP+:即烟酰胺腺螵呤二核苷酸(NAD+,辅酶Ⅰ)和烟酰胺腺螵呤二核苷酸磷酸(NADP+,辅酶Ⅱ),是维生素PP的衍生物。NAD+和NADP+主要作为脱氢酶的辅酶,在酶促反应中起递氢体的作用,为单递氢体。

3、细胞酶的释放量受下列因素影响,除外( )。

A、各种酶的测定波长及反应速率

B、细胞内外酶浓度的差异

C、酶的相对分子量

D、酶的组织分布

E、酶在细胞内的定位和存在形式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缺氧、能源供应缺乏、坏死和创伤等是细胞释放大分子酶蛋白的重要原因,此外还受B、C、D、E的影响,与酶的测定无关。

4、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不包括( )。

A、酶浓度

B、pH

C、温度

D、激活剂

E、操作者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主要有酶浓度、底物浓度、pH、温度、电解原及辅酶、激活剂及抑制剂等。

5、下列哪种酶是血浆特异酶( )。

A、胆碱酯酶

B、脂肪酶

C、转氨酶

D、乳酸脱氢酶

E、淀粉酶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浆特异酶主要是指在血浆中发挥作用的酶。有少部分酶在细胞合成后分泌到血液中行使其功能,这一类酶具有代表性的就是和凝血过程有关的一系列凝血因子及有关的纤溶因子。它们以酶原状态分泌入血,在一定的条件下被激活,引起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它们大多数在肝内合成,在血浆中的浓度甚至超过器官细胞内浓度。有的可以作为肝功能试验的一部分。属于这一类性质的酶还有胆碱酯酶、铜氧化酶、脂蛋白脂肪酶等。

6、下列关于乳酸脱氢酶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LDH含量比血清高100倍

B、标本宜贮存在4℃

C、LDH同工酶和CK-MB联合检测可用于助诊急性心肌梗死

D、LDH有五种同工酶,每种同工酶的最适反应条件不同

E、LDH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酶蛋白不稳定,易失活。大部分酶在低温中比较稳定,分离血清如不能及时测定,应放冰箱保存。但是乳酸脱氢酶(LD)在融冻时被破坏,在低温反而不如室温稳定,即所谓的“冷变性”,所以不宜贮存在4℃的环境下。

7、连续监测法测定CK的试剂盒中最常加入的激活剂是( )。

A、同型半胱氨酸

B、谷胱甘肽

C、巯基乙醇

D、N-乙酰半胱氨酸

E、二腺苷-5-磷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CK-NAC试剂盒即含有CK活化剂,名为N-乙酰半胱氨酸。

8、“酶胆分离”通常是哪种疾病的征兆( )。

A、急性心梗

B、肝坏死

C、肝癌

D、脂肪肝

E、胆石症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重症肝炎由于大量肝细胞坏死,此时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可仅轻度增高,临终时常明显下降,但胆红素却进行性升高,即所谓的“酶胆分离”,多为肝坏死征兆。

9、下列哪项一般不可见AST/ALT>1( )。

A、肝硬化

B、重症肝炎

C、病毒性肝炎

D、心肌梗死

E、肌肉损伤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常见疾病ALT和AST及其同工酶的变化见下表。

10、在肝细胞轻度损伤时,血清哪种酶最敏感( )。

A、ALT

B、AST

C、ALP

D、GGT

E、LD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在肝细胞中含量较多,而且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可溶性部分,当肝脏受损时,此酶可释放入血,使血中该酶活性浓度增加,因此测定ALT常作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但其他疾病或因素亦会引起ALT不同程度的增高。

11、ALT与AST比值最常用于鉴别( )。

A、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

B、肝硬化与脂肪肝

C、病毒性肝炎与中毒性肝炎急性

D、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持续性肝炎

E、梗阻性黄疸与溶血性黄疸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AST/ALT比值对判断肝炎的转归特别有价值,常用于鉴别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

12、LD5同工酶的四聚体组成为( )。

A、H4

B、M4

C、H3M

D、HM3

E、H2M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LD是由两种不同的亚基(M、H)构成的四聚体,形成5种同工酶,即LD1(H4)、LD2(H3M)、LD3(H2M2)、LD4(HM3)、LD5(M4)。

13、AST测定的基质是( )。

A、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

B、丙酮酸和谷氨酸

C、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D、草酰乙酸和谷氨酸

E、谷胱甘肽和丙氨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AST的测定原理: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AST作用下生成草酰乙酸和L-谷氨酸。草酰乙酸在苹果酸脱氢酶作用下生成苹果酸,同时NADH被氧化为NAD+,可在340nm处监测吸光度的下降速率,从而计算AST活性。即测定的基质为门冬氨酸和α-酮戊二酸。

14、下列不是K+的主要功能的是

A、维持细胞外液容量

B、参与细胞内的代谢

C、调节酸碱平衡

D、维持正常渗透压

E、维持神经-肌肉应激性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K+的主要存在于细胞内,故其主要功能不包括维持细胞外液容量。

15、钾在体内主要分布于

A、组织间液

B、细胞内液

C、骨骼

D、血液

E、肝细胞线粒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钾在体内主要分布于细胞内液。

16、血氧饱和度主要取决于( )。

A、血O2含量

B、PCO2

C、Hb水平

D、PO2

E、血pH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液中HbO2量与Hb总量(包括Hb和HbO2)之比称为血氧饱和度。Hb与O2可逆结合的本质及解离程度主要取决于血液的PO2。血液与不同的PO2的气体接触,待平衡时,其中与O2结合成为HbO2的量也不同;PO2越高,变成HbO2量就越多,反之亦然。

17、除哪一项外,以下因素都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 )。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禁食

C、应用大量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D、严重持续呕吐

E、大量持续性使用中、强效利尿药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代谢性碱中毒主要是体内HCO3-增多引起。幽门梗阻、严重呕吐是最常见的病因,禁食、长期使用速尿等利尿药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Cl-排出增多,HCO3-回收入血液增多,可发生低氯性碱中毒。

18、血浆阴离子隙正常见于( )。

A、乳酸性酸中毒

B、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C、严重低血氧、休克

D、高氯性代谢性酸中毒

E、肾功能不全性酸中毒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从AG分析,可将代谢性酸中毒分为高AG代谢性酸中毒及AG正常代谢性酸中毒(如高血Cl-代谢性酸中毒)。

19、血液中C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 )。

A、HCO3-

B、H2CO3

C、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D、物理溶解CO2

E、CO3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血液中CO2有三种运输方式,即物理溶解;与HCO3-结合;与Hb结合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HbNHCOO-)。因为组织细胞代谢过程中产生的CO2自细胞进入血液的静脉端毛细血管,使血浆中PCO2升高,其大部分CO2又扩散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碳酸苷酶的作用下,生成H2CO3,再解离成H+和HCO3-,并以HCO3-形式随循环进入肺部。因肺部PCO2低,PO2高,红细胞中HCO3-与H+结合生成H2O和CO2,后者通过呼吸排出体外。红细胞中一部分CO2以Hb-NHCOO-形式运输,约占CO2运输总量的13%~15%,溶解状态运送的CO2仅占8.8%。因此血液中CO2的主要运输形式是HCO3-。

20、失代偿的代谢性酸中毒时不会出现( )。

A、CO2降低

B、参考碳酸盐及缓冲碱明显减少

C、剩余碱负值大

D、血pH<7.35

E、PaCO2减少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代谢性酸中毒的基础上,如果酸性产物继续增加,并超过肺和肾的调节能力,此时,血浆pH下降至7.35以下者,称为失代偿型代谢性酸中毒。只会使pH降低,而CO2不会降低。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