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试题】2020年主管检验技师模拟试题(七)

2020年04月23日 来源:来学网

1、判断代偿型呼吸性碱中毒的指标是( )。

A、血浆pH正常,HCO3-升高,PCO2下降

B、血浆pH正常,HCO3-下降,PCO2下降

C、血浆pH下降,HCO3-下降,PCO2升高

D、血浆pH正常,HCO3-下降,PCO2正常

E、血浆pH正常,HCO3-升高,PCO2升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代偿型呼吸性碱中毒时,血浆pH正常,HCO3-下降,PCO2下降。

2、下列检查哪组指标的变化与代谢性酸中毒相符( )。

A、[HCO3-]↓,伴有[K+]↑,[Cl-]相对↑

B、[HCO3-]↓,伴有[K+]↓,[Cl-]相对↓

C、[HCO3-]↑,伴有[K+]↑,[Cl-]相对↑

D、[HCO3-]↑,伴有[K+]↑,[Cl-]相对↑

E、[HCO3-]↑,伴有[K+]↓,[Cl-]相对↓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代谢性酸中毒是指因血浆HCO3-水平下降造成的酸中毒。过多代谢产物如乳酸、酮体进入血液后,机体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调节,首先是血浆缓冲对HCO3-/H2CO3的缓冲作用,缓冲结果使血浆中HCO3-含量减少、CO2增多、PCO2升高,经肺调节;刺激呼吸中枢,加快呼吸,排出过多的CO2。与此同时,肾也进行调节,排酸保碱,以增加HCO3-的重吸收,其结果是血浆中HCO3-降低。肾主要通过H+-Na+交换,K+-Na+交换以及排出过多的酸达到调节的目的。K+、Cl-升高。

3、Bohr效应是指( )。

A、PO2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

B、pH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

C、脂肪酸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

D、温度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

E、2,3-二磷酸甘油酸改变而影响Hb携氧能力的现象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具有氧传递能力的血红蛋白在水溶液或血液中时,如果CO2分压升高或pH降低,此时即使O2分压没有变化,O2饱和度也会减少,O2易从传递体上脱离,这种现象称为Bohr效应。

4、氧结合量是指( )。

A、Hb结合的O2量

B、物理溶解O2量

C、血液与大气接触后,Hb与O2结合的量

D、循环过程中,血液释放给组织的O2量

E、隔绝空气条件下,血液中实际的含O2量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将血液与大气接触,由于大气PO2为21.147kPa(159mmHg),远高于肺泡气的PO213.566kPa(106mmHg),此时血液中所含的O2总量称为氧容量,其中与Hb结合的部分称为氧结合量,氧结合量的多少取决于Hb量的多少。

5、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二者大于正常值表明为( )。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无酸碱平衡紊乱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于碱性物质进入体内过多或生成过多,或酸性物质产生过少而排出过多,引起血浆HCO3-浓度升高,使血浆pH有升高的趋势,称为代谢性碱中毒。临床多见于呕吐使酸性胃液大量丢失,肠液的HCO3-重吸收增多。代谢性碱中毒的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且二者都大于正常值。

6、哪组血浆离子浓度变化符合呼吸性酸中毒( )。

A、[HCO3-]↑,伴有[K+]↓

B、[HCO3-]↑,伴有[K+]↑

C、[HCO3-]↑,而[K+]不变

D、[HCO3-]↓,伴有[K+]↓

E、[HCO3-]↓,伴有[K+]↑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呼吸性酸中毒可引起HCO3-浓度升高,伴有K+浓度升高。

7、呼吸性酸中毒可由下列哪种情况引起( )。

A、发热

B、肺气肿

C、贫血

D、癔症

E、哮喘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呼吸性酸中毒是由于肺部病变,排出的CO2减少,使CO2潴留于体内,PCO2升高,H2CO3浓度增加,血液pH值有降低趋势,严重时,pH<7.35。肺气肿属于肺部病变,可能引起呼吸性酸中毒。

8、代谢性酸中毒部分代偿时可出现( )。

A、血浆pH和[HCO3-]↓,PCO2↑

B、血浆PCO2,和[HCO3-]↓,pH↑

C、血浆pH、PCO2、[HCO3-]均↓

D、血浆pH和PCO2↑,[HCO3-]↓

E、血浆pH、PCO2、和[HCO3-]均↑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作血气分析可以明确诊断,并可了解代偿情况和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失代偿时,血液pH值和HCO3-明显下降,PCO2正常;部分代偿时,血液pH值、HCO3-和PCO2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

9、下列何者最具血管收缩作用( )。

A、肾素

B、血管紧张素原

C、血管紧张素Ⅰ

D、血管紧张素Ⅱ

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管紧张素Ⅱ是被研究得最多的维持血压的血管收缩因子,具有血管收缩作用。

10、严重腹泻可引起( )。

A、碳酸氢盐丧失,造成酸中毒

B、胃酸损失

C、肾脏对NaHCO3重吸收代偿降低

D、引起碱中毒

E、引起高血钾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严重腹泻能使碱性物质(碳酸氢盐)丧失过多,造成酸碱平衡紊乱,引起酸中毒。

11、细胞间液与血浆组成成分的主要差别是( )。

A、阴离子种类

B、阴离子含量

C、阳离子种类

D、阳离子含量

E、蛋白质含量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下表为血浆、细胞间液和细胞外液中电解质的分布,由表可知,细胞间液和血浆的组成成分大部分都相差很小,只有蛋白质含量差别较大。

12、血液中缓冲碱(BB)是指血中一系列具有缓冲作用的碱的总和,除外( )。

A、血浆蛋白

B、血红蛋白

C、HPO4-

D、HCO3-

E、HPO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缓冲碱是指血液中一切具有缓冲作用的碱(阴离子)的总和;包括HCO3-,HPO4-,Hb和血浆蛋白。

13、电极法测定原理是根据下列哪一个公式( )。

A、比耳公式

B、能斯特公式

C、波义尔定律公式

D、查利公式

E、朗伯公式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电极法的测定原理是根据能斯特公式。

14、下列关于血气分析质控物的叙述中哪项不对( )。

A、质控物在室温平衡后,再用力振摇两三分钟才能开瓶使用

B、开启安瓿后,应立即注入仪器中检测

C、检测质控数据如偏离参考范围,应检查原因

D、过期的质控物不能使用

E、质控物中的物质在气液两相中的平衡受温度影响小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气分析时使用质控物时应注意:(1)室温平衡质控物,再用力振摇2~3分钟,使气相与液相重新平衡;(2)开启安瓿后应立即注入仪器中检测,再观察所测结果是否失控,如在质控范围内,表明该仪器处在正常运转状态,可以用于标本检测;(3)观察结果,如果偏离参考范围,查明原因并排除后再测;(4)过期的质控物不能使用,无参考范围说明书的质控物不能使用,因为每个批号的质控物的参考范围存在一定的差异。

15、缬氨霉素电极测定何种离子( )。

A、氯

B、钾

C、钠

D、锂

E、铜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钾离子的测定选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是一种用电位法测定溶液中钾离子活度的指示电极的方法。即选择电极由钾离子不同活度的作用而产生不同的电位,这种电位的变化由离子活度所决定,和钾离子的浓度成正比。其电极属于特种玻璃膜电极,是缬氨霉素液膜电极。

16、关于血气分析错误的有( )。

A、标本要用全血

B、可从任何部位采集动、静脉血

C、动、静脉血氧分压有明显差异

D、只能使用动脉血

E、玻璃和塑料注射器都可用于血气分析时的标本采集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气分析时最佳的标本是动脉血,能真实地反映体内的氧化代谢和酸碱平衡状态,常取部位是肱动脉、股动脉、前臂动脉等,也可用动脉化毛细血管血,只是PO2低于动脉血;静脉血也可供作血气测定,但与动脉血差别较大。

17、ISE法原理的核心为( )。

A、电极电位与待测离子的活度的关系服从Nernst方程式

B、溶液的pH要适当

C、要保持标准液与标本之间具有相同的离子强度

D、敏感膜对被测离子选择性响应

E、溶液的温度要适当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离子选择电极法(ISE法)的原理:离子选择电极是一种电化学传感器,其结构中有一个对特定离子具有选择性响应的敏感膜,将离子活度转换成电位信号,在一定范围内,其电位与溶液中特定离子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通过与已知离子浓度的溶液比鞍可求得未知溶液的离子活度。

18、实际碳酸氢根代表( )。

A、未排除呼吸因素的代谢因素

B、排除了呼吸因素的代谢因素

C、未排除代谢因素的呼吸因素

D、排除了代谢因素的呼吸因素

E、代谢和呼吸因素的共同影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碳酸氢根AB是指在血中直接测定的HCO3-实际数值(血浆中HCO3-实际含量)。SB排除了呼吸对HCO3-的直接影响因而代表代谢因素。正常人AB约等于SB,二者间的差别就是呼吸对HCO3-的直接影响,如果AB>SB则提示有CO2的潴留(多见于通气不足);如AB2排出过多(多见于过度通气)。

19、一般条件下,不是引起代谢性酸中毒的原因的是( )。

A、糖尿病酮症

B、肾衰竭

C、肾小管酸中毒

D、严重腹泻

E、哮喘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代谢性酸中毒常见原因有:①酸性代谢产物如乳酸、酮体等产物增加,如糖尿病酮症;②酸性物质排出障碍,如肾功能不全,肾衰竭,肾小管酸中毒;③碱丢失过多,如腹泻或重吸收HCO3-障碍。

20、阴离子间隙是判断何种酸碱平衡紊乱的指标( )。

A、代谢性酸中毒

B、代谢性碱中毒

C、呼吸性酸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代偿性呼吸性碱中毒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阴离子间隙(AG)是指细胞外液中所测的阳离子总数和阴离子总数之差,即正常人血清Na+、K+之和与HCO3-、Cl-之和的差值为AG值,用mmol/L表示,计算公式为:AG=(Na++K+)-(HCO3-+Cl-),一般是利用血清中的电解质含量运算。临床上利用血清主要阴、阳离子的测定值即可算出AG值,它对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类型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在疾病过程中,因代谢紊乱,酸性产物增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症状最为多见。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