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试题】2020年主管检验技师模拟试题(四)

2020年04月23日 来源:来学网

1、Wilson病时不可能出现以下哪种变化( )。

A、血清总铜浓度升高

B、血清游离铜浓度升高

C、尿铜排出增加

D、血清Cp浓度下降

E、血清ALT升高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Wilson病是由体内铜代谢障碍引起的,其具体表现有:血清总铜量和铜苎蛋白减少而疏松结合部分的铜量增多,肝脏排泄铜到胆汁的量减少,尿铜排泄量增加,许多器官和组织中有过量的铜沉积尤以肝、脑、角膜、肾等处为明显、过度沉积的铜可损害这些器官的组织结构和功能。

2、以下哪种类型不属于沉淀反应( )。

A、双向免疫扩散

B、单向免疫扩散

C、对流免疫电泳

D、血清蛋白电泳

E、火箭电泳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清蛋白电泳不属于沉淀反应,其原理是血清中各种蛋白质的等电点不同,在同一pH电场中所带电荷量也不同,加之蛋白质的分子量亦不相同,所以在同一电场中电泳迁移率就有差异。

3、有一混合蛋白质溶液,各种蛋白质的pI分别是4.3、5.0、5.4、6.5、7.4,电泳时欲使其都泳向正极,缓冲溶液的pH应该是( )。

A、pH4.1

B、pH6.0

C、pH5.2

D、pH7.4

E、pH8.1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当两性离子氨基酸(或蛋白质)溶解于水时,其正负离子都能解离,但解离程度与溶液的pH有关。当调节氨基酸(或蛋白质)溶液的pH,使氨基酸(或蛋白质)分子上的-NH3+和-COO-的解离程度完全相同时,即氨基酸(或蛋白质)所带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中既不向阴极移动也不向阳极移动,此时氨基酸(或蛋白质)所处溶液的pH值称为该氨基酸(或蛋白质)的等电点(pI)。氨基酸的等电点(pI)是由其α-NH2和α-COOH解离常数的负对数pK1和pK2决定的。若一个氨基酸侧链R基团可以解离,则pKR应予以考虑。各种蛋白质具有特定的等电点,这与其所含氨基酸的种类和数量及其所处的环境pH有关。在溶液pH为8.1时,各种蛋白质的pI均小于溶液pH,解离成负离子,向正极移动。

4、血清总蛋白测定,临床上常用的方法是( )。

A、溴甲酚绿法

B、凯氏定氮法

C、双缩脲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磺柳酸法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清总蛋白测定一般采用双缩脲比色法,它是目前首先推荐的蛋白质定量方法,优点是清蛋白、球蛋白反应性相近,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干扰物质少,为首选的常规方法,缺点是灵敏度较低。

5、血清蛋白电泳出现β-γ桥,最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急性肝炎

B、肾病综合征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肝硬化

E、胆囊炎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硬化时,血清蛋白电泳图的图形表现为Alb降低,β和γ增高,可出现β和γ难以分离而连接在一起的“β-γ”桥,此现象是由于肝脏纤维增生导致IgA增高所致。

6、关于白蛋白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参与调节激素和药物的代谢

B、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具有缓冲酸与碱的能力

C、血液中游离脂肪酸多是和白蛋白结合在一起运输的

D、占血浆蛋白的40%~60%

E、维持血浆晶体渗透压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白蛋白(Alb)是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总蛋白的40%~60%。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作为内源性氨基酸营养源;其具有相当的酸碱缓冲能力;是血浆中很主要的载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如胆红素、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金属离子、多种药物等等,都是通过与白蛋白的结合被运输。还可以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分子量较小,它在血管外体液中的浓度可作为各种膜屏障完整性的良好指标。

7、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其显色原理是( )。

A、溴甲酚绿在pH7.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B、溴甲酚绿在pH9.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C、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绿色复合物

D、溴甲酚绿在pH8.6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蓝色复合物

E、溴甲酚绿在pH4.2环境中与白蛋白形成黄色复合物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溴甲酚绿法测定血清白蛋白其显色原理:溴甲酚绿是一种阴离子染料,在pH4.2的缓冲液中,与白蛋白结合成复合物,溶液由未结合前的黄色变成蓝绿色。

8、从血清蛋白电泳中区别出脂蛋白的方法是用( )。

A、特殊缓冲剂

B、特殊染色方法

C、蛋白区带位置

D、不同等电点

E、不同支持介质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用特殊染色方法可以从血清蛋白电泳中区别出脂蛋白。

9、血浆白蛋白不具有的功能是( )。

A、维持胶体渗透压

B、维持血浆的正常pH值

C、运输某些物质,尤其是脂溶性物质

D、营养作用

E、免疫功能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血浆白蛋白主要生理功能包括:作为内源性氨基酸营养源;具有相当的酸碱缓冲能力;它是血浆中很主要的载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如胆红素、胆汁酸盐、前列腺素、类固醇激素、金属离子、多种药物等等,都是通过与白蛋白的结合被运输。血浆白蛋白的另一功能是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白蛋白分子量较小,它在血管外体液中的浓度可作为各种膜屏障完整性的良好指标。

10、血浆哪一种蛋白的测定对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比较敏感( )。

A、白蛋白

B、前白蛋白

C、转铁蛋白

D、β2-微球蛋白

E、α1糖蛋白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前清蛋白(又称前白蛋白),在肝细胞内合成。其半寿期很短,仅约12小时,测定其在血浆中的浓度对于了解蛋白质的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有较高的敏感性。在肝炎发病早期血清前白蛋白浓度下降往往较其他血清蛋白成分改变的早,急性炎症、营养不良、恶性肿瘤、急性炎症、肝疾患或肾炎时其浓度也可下降。前白蛋白除了作为组织修补的材料外,还可作为一种运载蛋白,他可以和T3、T4结合,还可以和视黄醇结合而具有运载维生素A的作用。

11、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之一是血清蛋白电泳图谱中出现( )。

A、α2球蛋白↑

B、γ和β区带中或γ和β之间有一条密集,染色深的区带

C、γ球蛋白↑

D、β球蛋白↑

E、α1球蛋白↑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清蛋白电泳试验时,在β和γ之间出现一条狭窄且染色深的区带,称M区带。这是多发性骨髓瘤诊断依据之一。

12、下列不属于运输载体类的血浆蛋白质是( )。

A、转轶蛋白

B、铜蓝蛋白

C、清蛋白

D、免疫球蛋白

E、前清蛋白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血浆蛋白质按功能分为七大类,其中A、B、C、E项都属于运输载体类,D选项是免疫球蛋白类,其他还有补体蛋白类、凝血蛋白类、血清酶类、蛋白类激素、蛋白酶抑制物。

13、下列何种情况干扰血清总蛋白的双缩脲法测定( )。

A、血清呈乳糜状

B、高血糖

C、高血钾

D、高血钠

E、高血钙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双缩脲比色法测定血清总蛋白的优点是清、球蛋的反应性相近,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干扰物质少,为首选的常规方法,其缺点是灵敏度较低。血清呈乳糜状时可干扰其测定。

14、哪些方法测定蛋白质需要较纯的蛋白质样品( )。

A、凯氏定氮法

B、双缩脲法

C、比浊法

D、紫外分光光度法

E、染料结合法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存在一些缺点,如干扰物质多:对于测定那些与标准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含量差异较大的蛋白质,有一定的误差。若样品中含有螵呤、嘧啶等吸收紫外光的物质,会产生较大干扰。所以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需要较纯的样品。

15、关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情况下,血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浓度发生显著变化

B、急性时相反应时,血清AAT、AAG、Hp、Cp、CRP等大部分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浓度升高

C、前清蛋白,转铁蛋白和清蛋白都属于负性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D、急性时相反应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个部分

E、急性时相反应是机体对炎症的特异性反应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在急性心梗、外伤、炎症、手术、肿瘤时血浆某些蛋白质水平可有明显的升高或降低,这一现象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APR),这些蛋白质被称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它们可能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的种类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包括α1-抗胰蛋白酶、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铜蓝蛋白、C4、C3、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等。其血浆浓度在炎症、创伤、心肌梗死、感染、肿瘤等情况下显著上升。另外有3种蛋白质即前白蛋白、白蛋白和转铁蛋白则相应低下。

16、C反应蛋白在下列哪种情况下不升高( )。

A、细菌感染

B、病毒感染

C、急性心肌梗死

D、高血压

E、大面积烧伤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C反应蛋白是一种能与肺炎链球菌C多糖体反应的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由肝细胞合成,电泳分布β区带。它广泛分布于胸水,腹水、心包液、关节液、血液等处。高血压时不升高。

17、下列哪一组属于急性时相反应蛋白( )。

A、ALB、AAG、Hp、AMG

B、AAT、LDL、AAG、CRP

C、AFP、Cp、CRP、Hp

D、TRF、AAG、CRP、AFP

E、Hp、AAG、CER、C3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包括:α1-抗胰蛋白酶(AAT)、α1-酸性糖蛋白(AAG)、结合珠蛋白(Hp)、铜蓝蛋白(CER)、C4、C3、纤维蛋白原(FIB)、C-反应蛋白(CRP)等。

18、血清ALP活性升高最常见于

A、急性肾炎

B、骨肿瘤

C、恶性贫血

D、甲状腺功能低下

E、梗阻性黄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血清ALP活性升高:见于骨Paget病、胆管梗阻、恶性肿瘤骨转移或肝转移、佝偻病、骨软化、成骨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折愈合期。血清ALP活性降低: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呆小病,磷酸酶过少症,维生素C缺乏症。甲状腺功能低下、恶性贫血等也可见血清ALP下降。

19、肌酸激酶组织含量最高的是

A、肺脏

B、骨骼肌

C、肾脏

D、红细胞

E、肝脏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等器官,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和心肌,CK-MB则主要存在于心肌,正常人血液中大部分是CK-MM,少量CK-MB,而CK-BB极少。肌酸激酶组织含量最高的是CK-MM。

20、有助于诊断骨骼和肝脏疾病的血清酶是

A、AST

B、CK

C、ALP

D、ACP

E、LPS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清ALP活力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