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技术》:口腔创伤性溃疡的临床表现

2021年12月25日 来源:来学网

  临床表现:

1. 物理性损伤

为最常见的创伤性溃疡,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尖锐牙尖等可使相对应的黏膜形成溃疡或糜烂面。初起可能仅有轻微疼痛或肿胀,时间久后,周围有炎症性反应,溃疡基底较硬,甚至组织增生,若发生在老年人舌缘,常疑为舌癌。溃疡的大小、部位、深浅不一,但与刺激物相适应。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刺激物存在的时间、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关。继发感染时则疼痛加重,区域性淋巴结肿大、压痛。

因过硬的橡皮奶嘴反复摩擦婴儿上腭翼钩处黏膜所致的溃疡,称Bednar溃疡。儿童过短的舌系带和较锐的新萌出下颌切牙切嵴摩擦所致的舌腹溃疡,称Riga-Fede溃疡

急性或意外的机械损伤亦常见,如外伤、咬伤、牙刷过硬或使用不当、砂石或牙钻使用不当,造成黏膜的急性损伤、溃疡,甚至造成撕裂伤。

2. 化学性损伤

口腔黏膜化学性损伤是由于局部用药不当或强酸、强碱误入口内而引起。在口腔治疗中,一些具腐蚀性的药物使用不慎而损伤黏膜,如三氧化二砷失活剂、碘酚、硝酸银液等。由于暂时水门汀封闭不严,使三氧化二砷进入牙间隙,损伤牙龈乳头,甚至组织坏死,更有甚者可使牙槽骨坏死。硝酸银、三氯醋酸等使用不当,也可使黏膜坏死。此外患者有时因牙痛而口含止痛片,如阿司匹林,由于药物接触牙龈时间过久而形成化学性损伤,造成局部充血、糜烂。

3. 黏膜血疱

临床上常见因进食过热或过硬的食物,在咀嚼或吞咽时摩擦损伤软腭、颊黏膜,或咽旁黏膜而形成血疱。患者此时有局部异样感或刺痛,张口即可见到此处黏膜血疱。血疱紫红色,疱壁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破溃后疱膜覆盖其上,以后疱膜坏死、脱落而呈一边缘清楚的鲜红色溃疡面,其上面有少许分泌物,周围黏膜充血,患者感烧灼样疼痛,说话、进食时疼痛加重。若损伤范围过大,则愈合慢,溃疡面上逐渐有肉芽组织生长,新鲜上皮覆盖后痊愈。

 

(关注来学网及时掌握考试动态,不再错过考务信息)

教你能教,学你所想,练你所需

来学网海量题库在线学习,传递知识,成就你我!

领先一步,自来而学,来学网欢迎您的到来!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