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医内科医师知识点做题速记(4)

2018年01月24日 来源:来学网

 

 

2018年卫生资格考试备考中,考生需要结合2017年相关情况进行。备考前期,需各位考生勤加练习,多看辅导、多做试卷。对于2018年中医内科考试,来学网小编搜集了如下资料,可提供广大考生参考!

 

【痹证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1、辨邪气的偏盛;2、鉴别虚实;3、辨证候虚实

痹痛游走不定——行痹——风邪盛; 痛势较甚,痛有定处,遇寒加重——痛痹——寒邪盛;

关节酸痛、重着、漫肿——着痹——湿邪盛; 关节肿胀,肌肤焮红,灼热疼痛——热痹——热邪盛;

关节疼痛日久,肿胀局限,或见皮下结节——痰; 关节肿胀,僵硬,疼痛不移,肌肤紫暗或瘀斑——瘀。

二、治疗原则:祛邪通络为基本原则,并根据邪气的偏盛,分别予以祛风、散寒、胜湿、清热、祛痰、化瘀。

三、证治分类

()风寒湿痹

1、行痹——主症: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游走不定 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有恶风、发热等表证。

舌脉: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

病机:风邪兼夹寒湿,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代表方:防风汤加减(防风汤因行痹拘,当归杏仁芩草需;麻桂赤苓大独活,秦艽葛根利伸屈)

2、痛痹——主症:肢体关节疼痛,痛势较剧,部位固定,遇寒则痛甚,得热则痛缓。

兼症:关节屈伸不利,局部皮肤或有寒冷感。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

病机:寒邪兼夹风湿,留滞经络,闭阻气血。 治法:散寒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乌头汤加减。(乌头麻黄芪,芍药甘草急)

3、着痹——主症:肢体关节肌肉酸楚、重着、疼痛,肿胀散漫。

兼症:关节活动不利,肌肤麻木不仁。 舌脉: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

病机:湿邪兼夹风寒,留滞经脉,闭阻气血。 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

代表方:薏苡仁汤加减(薏苡仁汤,苍苡独羌,麻桂防乌,芎归草姜)

()风湿热痹——主症:游走性关节疼痛,可涉及一个或多个关节,局部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则舒。

兼症:关切活动不便,可有皮下结节或红斑,常伴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舌脉:舌质红,舌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或浮数。

病机:风湿热邪壅滞经脉,气血闭阻不通。 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

代表方:白虎加桂枝汤合宣痹汤加减。(宣痹查滑苡,翘栀半防已,蚕砂赤小豆,姜黄海桐皮)

()痰瘀痹阻证——主症:痹证日久,肌肉关节刺痛,肿大、僵硬、变形、刺痛。

兼症:关节肌肤紫暗、肿胀,按之较硬,肢体顽麻或重着,屈伸不利,或有硬结、瘀斑,面色黯黧,眼睑浮肿,或胸闷痰多。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舌苔白腻,脉弦涩。

病机:痰瘀互结,留滞肌肤,闭阻经脉。 治法:化痰行瘀,蠲痹通络。

代表方:双合汤加减。(双合汤=桃红四物汤+二陈汤+白芥子、鲜竹沥)

()肝肾两虚证——主症:痹证日久不愈,肌肉瘦削,腰膝酸软。 兼症:关节屈伸不利,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干。 舌脉: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

病机:肝肾不足,筋脉失于濡养、温煦。 治法:培补肝肾,舒筋止痛。。

代表方:独活寄生汤加减。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