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高试题】2020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检验练习题(一)

2020年05月14日 来源:来学网

根据“中国卫生人才网: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推迟”通知可知,原定于5月23、24、30、31日举行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推迟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本专业将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考试,考试科目分别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小编整理了2020年主管检验技师考试血液学检验练习题相关信息,以供各位考生参考>>>更多资讯敬请关注来学网卫生资格医技板块>>>

1不是血凝仪性能评价的参数的是( )。

A、精密度

B、线性

C、污染率

D、准确性

E、准确度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根据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血凝仪主要通过精密度、线性、污染率、准确性、相关性研究和干扰几方面进行性能评价。

2不属于凝血仪的方法的是( )。

A、平衡法

B、黏度法

C、电流法

D、发色底物法

E、免疫学法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凝血仪的方法包括:①凝固法(也称为生物学法):目前在凝血仪上使用的凝固法大致分为光学法、粘度法和电流法三类;②发色底物法;③免疫学法:自动凝血仪多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测定,又分为透射免疫比浊法和散射免疫比浊法。

3凝血仪的检测方法不包括( )。

A、凝固法

B、光学法

C、粘度法

D、发色底物法

E、免疫荧光法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凝血仪的检测方法包括:凝固法、光学法、粘度法、发色底物法、免疫学法,比外还有电流法等。

4用口服抗凝剂进行抗凝治疗时,监测试验应选择( )。

A、PT测定

B、APTT测定

C、TT测定

D、FDP测定

E、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测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在应用口服抗凝剂化过程中,使PT维持在正常对照值(12.0±1.0s)的1.5~2.0倍,使凝血酶原时间比率(PTR)维持在1.5~2.0为佳。若PTR大于2.0时,其出血发生率为22%;在PTR小于2.0时,其出血发生率仅为4%。

5监测普通肝素治疗时首选的指标是( )。

A、PT

B、APTT

C、BT

D、FDP

E、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物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

6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增强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C、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D、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E、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由体内肥大细胞合成并贮存,此种细胞分布在血管壁,故所有组织和器官几乎均含有微量的肝素。正常人血液中肝素含量很低,仅为9mg/L。肝素的抗凝作用通过以下作用来实现。①抗凝血酶作用;②抗因子Xa、IXa、XIa、XⅡa及KK的作用;③抑制血小板;④促进纤溶;⑤改变血液黏滞性。可以总结为增强抗凝血酶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7关于肝素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 )。

A、是一种含有硫酸基团的黏多糖

B、存在于肥大细胞颗粒中

C、可阻止血小板聚集

D、可促进凝血酶形成

E、是RBC渗透脆性试验理想的抗凝剂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肝素是一种酸性黏多糖,由体内肥大细胞合成并贮存,此种细胞分布在血管壁,故所有组织和器官几乎均含有微量的肝素。正常人血液中肝素含量很低,仅为9mg/L。肝素的抗凝作用通过以下作用来实现。①抗凝血酶作用;②抗因子Ⅹa、Ⅸa、Ⅺa、Ⅻa及KK的作用;③抑制血小板;④促进纤溶;⑤改变血液粘滞性。

8维生素K依赖因子为( )。

A、Ⅱ、Ⅶ、Ⅸ、Ⅹ

B、Ⅲ、Ⅴ、Ⅸ、Ⅹ

C、Ⅱ、Ⅴ、Ⅸ、Ⅹ

D、Ⅷ、Ⅴ、Ⅸ、Ⅹ

E、Ⅲ、Ⅶ、Ⅸ、Ⅹ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维生素K是肝脏合成的必不可少的辅助成分,因为维生素K中含有Ⅱ、Ⅶ、Ⅸ、X等因子。

9患者术后伤口渗血不止,临床怀疑DIC,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 )。

A、PLT、血块收缩、凝血时间

B、PT、APTT、PLT

C、PLT、PT、Fg测定

D、CT、PT、APTT

E、BT、CT、束臂试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DIC的筛查试验有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测定。

10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基本病变是( )。

A、微血管血栓形成

B、微血管功能障碍

C、微血管血液瘀滞

D、微血管内血流减少

E、微血管内血流增多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

1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的主要特征是( )。

A、皮肤淤斑

B、广泛黏膜出血

C、肌肉血肿

D、常出血不止

E、关节腔内积血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个综合征,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是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在毛细血管、小动脉、小静脉内广泛纤维蛋白沉积和血小板聚集,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导致循环功能和其他内脏功能障碍,消耗性凝血病,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产生休克、出血不止、栓塞、溶血等临床表现。

12临床疑为DIC,应选择下列哪组筛选试验( )。

A、PT、APTT、血小板计数

B、血小板计数、PT、纤维蛋白原测定

C、血小板计数、血块收缩、BT

D、CT(试管法)、PT、APTT

E、BT、束臂试验、CT(试管法)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DIC筛查试验及其变化特点包括:(1)血小板计数:DIC时,一般为(50~100)×109/L;代偿期时,可大于100×109/L,但不会超过150×109/L;在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所致DIC时,血小板计数早期就可明显下降;革兰阳性细菌败血症和其他疾病引起的DIC,血小板计数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往往同步下降。(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DIC时可明显降低,一般<1.5g/L,或者呈进行性下降(由于部分病人基础Fg含量较高)。亦有少数因代偿过度而>4g/L者。(3)血浆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测定。DIC时均可延长,但DIC早期和慢性DIC时可在正常范围。

13关于DIC的检查结果哪项是错误的( )。

A、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延长

B、血小板减少

C、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D、纤维蛋白原降低

E、凝血酶时间延长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DIC时,优球蛋白溶解时间因纤溶活性增高,ELT缩短,常小于70分钟。

14关于DIC,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DIC是一种凝血障碍性疾病

B、临床上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

C、高凝血期、消耗性低凝血期、继发性纤溶期不能截然分开

D、急性早期常见的是血液呈高凝状态

E、急性DIC如不及时抢救预后严重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由于多种病因所引起的病理生理过程的一个中间环节,其特点是体内有血小板聚集,病理性凝血酶生成,纤维蛋白在微血管中沉积,形成广泛性微血栓。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和亚急性三种。

1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时,其实验室检查下述哪项不符( )。

A、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或<100×109/L

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对照3秒以上

C、纤维蛋白原<1.5g/L

D、优球蛋白120min

E、3P试验阳性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DIC时因纤溶活性增高,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缩短,常小于70min。但在纤溶酶原代偿,尤其是外源性纤溶酶原和纤维蛋白原补充时,纠正了纤溶激活物在受检样本中的亢进作用,使ELT恢复正常,甚至超过4小时,导致判断困难。故对ELT,在DIC诊断中要综合分析。

16ITP最主要的发病机制是( )。

A、骨髓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B、脾吞噬血小板增多

C、血小板功能异常

D、血清中有抗血小板抗体

E、血小板结构异常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原发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次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急性型患者以幼稚型增多为主,慢性型患者以颗粒型增多为主,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MPV常增大,BT延长、血小板寿命缩短;血清中有血小板抗体,90%的患者PAIg和(或)PA-C3增高。

17皮肤紫癜、黏膜出血伴血小板减少,再加上下列哪一项方可诊断为ITP( )。

A、血小板相关Ig和C3

B、血小板寿命缩短和转换率加快

C、骨髓巨核细胞明显增生

D、血小板聚集功能减低和释放功能增强

E、骨髓巨核细胞成熟正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ITP的病症特点:起病急骤,常伴发热、皮肤紫癜、黏膜出血和内脏(胃肠道、泌尿道)出血等,少数病例可发生颅内出血。病程呈自限性,多数病例在半年内自愈。多次血小板计数明显减低;骨髓巨核细胞增生或正常,急性型患者以幼稚型增多为主,慢性型患者以颗粒型增多为主,但产生血小板的巨核细胞减少或缺如;MPV常增大,BT延长、血小板寿命缩短;血小板抗体检查,90%的患者PAIg和(或)PA-C3增高。

18血片上红细胞呈棘形、盔形等异常形态时,可见于下列哪种疾病( )。

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血小板无力症

D、血友病

E、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特征:①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减少,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血片中可发现有核红细胞,偶尔可见显著球形红细胞,大部分病人有钢盔形、棘形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可高达20%;②白细胞总数升高,常有核左移,有的可呈类白血病样;③大多数病人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一般在(10~50)×109/L之间,并且寿命缩短。

19血小板第3因子缺乏症,下列哪一项试验是错误的( )。

A、血小板黏附试验正常

B、血小板聚集试验正常

C、血小板第三因子有效性增加

D、血小板释放反应正常

E、血小板数量和体积正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血小板第3因子(PF3)缺乏症亦称血小板病,系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患者的血小板膜磷脂的结构或成分有缺陷,故其表面缺乏凝血因子Ⅴa和Ⅹa的受体,致使血小板不能有效地提供凝血催化表面,引起凝血机制异常,表现为白陶土凝血时间延长。

20ITP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 )。

A、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

B、抗体与血小板内含物结合

C、抗体与血小板膜结合

D、巨噬细胞吞噬被抗体包被的血小板

E、抗血小板抗体与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结合后,暴露Fc段的结合位点并激活补体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由于血小板破坏过多伴有巨核细胞成熟障碍而引起的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又称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因85%以上病例血清或血小板表面有IgG抗体,其发病与自身免疫有关,故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部分可合并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即成为伊文氏(Evans)综合征。本病的特征是血小板寿命缩短,骨髓中巨核细胞增多伴成熟障碍,脾脏无明显肿大。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