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微生物检验》模拟练习(十)

2020年05月12日 来源:来学网

根据“中国卫生人才网: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推迟”通知可知,原定于5月23、24、30、31日举行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推迟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另行通知。本专业将采用人机对话方式进行考试,考试科目分别为《基础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为了帮助考生更好的备考,小编整理了2020年临床检验技士考试《微生物检验》模拟练习,详情如下:

1、破伤风杆菌血平板37℃培养48h

A、凸起、灰白、半透明、边缘不整齐

B、凸起、灰白、不透明、边缘不整齐

C、扁平、金黄色、半透明、边缘不整齐

D、扁平、灰白、半透明、边缘不整齐

E、扁平、灰白、半透明、边缘整齐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破伤风杆菌为专性厌氧菌,在普通培养基上不易生长。可在血平板上生长,37℃48h形成扁平、灰白色、半透明、边缘不齐的菌落。

2、可进行“冷增菌”的病原菌是

A、炭疽芽胞杆菌

B、红斑丹毒丝菌

C、产单核李斯特菌

D、白喉棒状杆菌

E、阴道加特纳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因产单核李斯特菌在4℃能生长,故可进行“冷增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可出现倒伞形生长。通常在25℃培养时,显示有动力。

3、白喉主要的传播方式是

A、血液传播

B、呼吸道传播

C、消化道传播

D、垂直传播

E、接触传播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白喉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原菌存在于患者及带菌者的鼻咽腔中,随飞沫或污染的物品传播。

4、白喉的病原体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假白喉棒状杆菌

C、溃疡棒状杆菌

D、干燥棒状杆菌

E、其他假白喉棒状杆菌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白喉棒状杆菌引起白喉,多在秋冬季节流行。以咽白喉最常见,喉白喉及鼻白喉次之。

5、根据白喉棒状杆菌在亚碲酸钾培养基上生长情况和生化反应特点,可将本菌分为3型

A、危重型,重型,中间型

B、危重型,中间型,轻型

C、危重型,重型,轻型

D、重型,中间型,轻型

E、重型,过渡型,轻型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根据亚碲酸钾血琼脂培养基、肉汤培养基的生长特点及生化反应,可将本菌分为轻、中、重三型。在我国以轻型多见。分型与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无关,可用于流行病学调查。

6、培养白喉棒状杆菌常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A、伊红美蓝培养基

B、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

C、中国蓝培养基

D、半固体培养基

E、硫乙醇酸盐培养基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白喉棒状杆菌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常用下列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①血液琼脂平板;②吕氏血清斜面培养基;③亚碲酸钾血琼脂;④液体培养基。

7、具有异染颗粒的细菌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伤寒沙门菌

C、流感嗜血杆菌

D、百日咳鲍特菌

E、铜绿假单胞菌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在白喉棒状杆菌的一端或两端有浓染的颗粒,和菌体着色不均匀,称为异染颗粒,这是白喉棒状杆菌的形态学特征,对鉴别细菌有重要意义。

8、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可出现倒伞形生长的是

A、蜡样芽孢杆菌

B、伤寒沙门菌

C、红斑丹毒丝菌

D、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

E、鲍曼不动杆菌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要点为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微生物特性,产单核细胞李新特菌在半固体培养基内可出现倒伞形生长。

9、棒状杆菌菌体内异染颗粒的主要成分是

A、肽聚糖

B、脂多糖

C、DNA和多偏磷酸盐

D、RNA和多偏磷酸盐

E、脂质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用Neisser或Albert法染色棒状杆菌有与菌体颜色不同的异染颗粒,主要成分是核糖核酸和多偏磷酸盐。

10、关于产单核李斯特菌的致病性与传播途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溶血素与致病性有关

B、细胞内感染

C、通过胎盘或产道感染新生儿

D、只引起人类单核细胞增多症

E、常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产单核李斯特菌常伴随EB病毒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此外可引起脑膜炎。

11、可以用类毒素预防的疾病是

A、百日咳

B、痢疾

C、伤寒

D、白喉

E、结核病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白喉主要为细菌产生的外毒素所致,因此注射白喉类毒素进行人工主动免疫是预防白喉的主要措施。

12、白喉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心肌炎

B、败血症

C、毒血症

D、中毒性休克

E、假膜阻塞呼吸道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白喉棒状杆菌可致气管、支气管假膜,是白喉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产生的外毒素也经血液与易感组织结合,出现各种症状如心肌炎、软腭麻痹等,是白喉晚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13、鼠疫耶氏菌、炭疽芽胞杆菌、布鲁菌三者的共同特点是

A、革兰染色阴性

B、有芽胞

C、人畜共患

D、大多为经皮肤感染

E、经昆虫媒介感染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鼠疫耶尔森菌俗称鼠疫杆菌,是人畜共患的烈性传染病鼠疫的病原菌。鼠疫是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通过直接接触染疫动物或节肢动物叮咬而感染。临床常见腺鼠疫、败血型鼠疫和肺鼠疫。炭疽芽胞杆菌主要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也可经一定途径感染人类,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布鲁菌属是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

14、鉴别炭疽芽胞杆菌和其他炭疽芽胞杆菌的试验是

A、氧化酶试验

B、触酶试验

C、O/F试验

D、串珠试验

E、DNA酶试验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串珠试验时,炭疽芽胞杆菌在每毫升含0.05~0.5IU青霉素的肉汤培养基中,可发生形态变异,形成大而均匀的圆球形并相连如串珠状;而类炭疽及其他需氧芽胞杆菌则无此现象。

15、在血琼脂平板上呈浅灰白色似毛玻璃样菌落并有β或α溶血环的细菌最可能是

A、白喉棒状杆菌

B、枯草杆菌

C、蜡样芽胞杆菌

D、产单核李斯特菌

E、星形奴卡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蜡样芽胞杆菌培养时营养要求不高,菌落较大,表面粗糙似毛玻璃状或融蜡状,故名蜡样杆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呈β溶血。食物中如被大量的蜡样杆菌污染(106~108/g)可致食物中毒,有腹泻型与呕吐型之分。

16、对于炭疽芽胞杆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阴性杆菌

B、只能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

C、菌体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D、不易形成芽胞

E、在所有培养基中均形成荚膜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主要引起食草动物患炭疽病,也可经一定途径感染人类,为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两端齐平,呈竹节状。人工培养或在外界环境中易产生芽胞,形状椭圆,位于菌体中央,其直径小于菌体。在组织内生长呈单个或短链,试管内可形成长链,机体内或含血清培养基上可形成荚膜。

17、青霉素串珠试验阳性的细菌是

A、产气荚膜梭菌

B、破伤风梭菌

C、炭疽杆菌

D、白喉杆菌

E、链球菌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炭疽芽胞杆菌在每毫升含0.05~0.5IU青霉素的肉汤培养基中,可发生形态变异,形成大而均匀的圆球形并相连如串珠状,而类炭疽及其他需氧芽胞杆菌则无此现象,本试验鉴别意义较大。

18、白喉杆菌形态与染色叙述正确的是

A、革兰(+)、无芽孢、无异染颗粒

B、菌体细长弯曲、革兰(+)、无芽孢

C、菌体细长弯曲、革兰(-)、无芽孢

D、菌体细长弯曲、革兰(+)、有芽孢

E、菌体细长弯曲、革兰(-)、有芽孢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白喉杆菌是菌体细长微弯,一端或两端膨大的革兰阳性杆菌,无荚膜、无芽胞、无鞭毛、无菌毛。

19、白喉杆菌培养特性为

A、专性厌氧菌最适生长温度35~37℃

B、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65~67℃

C、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55~57℃

D、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35~37℃

E、需氧或兼性厌氧、最适生长温度45~4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白喉杆菌为需氧或兼性厌氧,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pH为7.2~7.8。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不良,形态不典型。

20、炭疽芽胞杆菌形态与染色叙述正确的是

A、革兰阴性、两端平齐、杆菌

B、革兰阳性、两端平齐、杆菌

C、革兰阳性、两端钝圆、杆菌

D、革兰阳性、两端平齐、球杆菌

E、革兰阴性、两端平齐、球杆菌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炭疽芽胞杆菌是致病菌中最大的革兰阳性杆菌,约(4~10)μm×(1~2)μm。两端齐平,呈竹节状。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