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平原区一段长60.5km的双向四车道新建高速公路路面施工项目,经过公开招标,施工单位A和监理单位B中标,分别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合同。
该高速公路设计车速为100km/h,全线均为填方路段,平均填方高度为1~2m,硬路肩宽3m,中央分隔带宽2m,单车道宽度为3.75m,土路肩宽0.75m,(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路面面层采用AC-16沥青混凝土,全线没有加宽与超高,行车道、硬路肩、路缘带均采用相同的路面结构尺寸,路面结构设计如图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1:在施工准备阶段,专业监理工程师熟悉设计图纸时发现,设计图纸中稀浆封层设置要求不符合合同质量标准。总监理工程师随即通过电话联系设计单位,并向设计单位提出了设计变更意见。设计单位口头同意总监理工程师的变更意见。总监理工程师随即下达监理指令,要求给施工单位予以执行。
事件2:施工单位拟将部分非主体工程分包给C施工单位,并向监理机构提交了分包计划、分包合同及分包单位资质审查材料。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了施工单位的分包要求后,向建设单位进行了备案。
事件3:沥青混凝土摊铺时,5号运料车在运输途中,受交通事故影响被堵,沥青混合料运达摊铺现场时温度为95℃,现场施工员及时将该车料进行了摊铺和碾压。
事件4:当路面底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中央分隔带的开挖,先挖集水槽后挖纵向盲沟,一般采用人工开挖的方式,开挖的土料应及时运走,以防止污染路面结构层。
该工程采用清单计价,施工合同中的清单单价部分摘录如下表所示:

问题:
1.事件1中,总监理工程师的正确做法是什么?
2.对分包单位的审批是否符合要求?为什么?分包单位资质审查还应包括哪些内容?
3.事件3中,现场施工员的做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4.请计算该项目路面面层的合同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