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登高》教学实录(节选),完成下题。 案例: 师:在后两联中有一个字最能体现诗人的情感基调,是哪一个字呢 生1:“悲”。 师: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那么“悲”这种情感在前两联的景物描写中是如何体现 的呢 生2:我觉得“猿啸哀”中的“哀”字最能体现全诗“悲”的基调。 生3:“猿啸”也可以,诗句“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呜三声泪沾裳”中的“猿鸣”是凄凉的意象。 生4:诗人表面写猿啸,实际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宣泄。 生5:首联的“鸟飞回”也能体现诗人的悲伤。 师:与这些诗中的鸟相比,《登高》中的“鸟”在形态上和生存状态上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多媒体屏幕上显示以下诗句: 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③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生6:这些鸟给人安详、自在、轻松的感觉,而《登高》中的鸟则给人急促紧迫的感觉。 师:你的鉴赏力非常强。这是一群在疾风中挣扎回旋的鸟儿,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眼前的 这种景象描述一下 生7:在旷远的天空下,呼呼的秋风吹着,一群江边的鸟,在狂风中羽毛吹乱,上下翻飞,还 时不时发出凄厉的呜叫……诗人此时登高远望,他在瑟瑟的秋风中陪伴着这群鸟儿,或者是乌儿陪伴着他,这上下翻飞、挣扎回旋的鸟儿表明了诗人内心的不平静。 问题: 分析教师是如何引领学生感知诗歌形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