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成本管理

2261. 西达公司是一家民营医药企业,专门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主研发并申请发明专利的抗癌新药自上市后销量快速增长,目前生产已达到满负荷状态。西达公司正在研究是否扩充抗癌新药的生产能力,有关资料如下: 抗癌新药目前的生产能力为400万支/年。西达公司经过市场分析认为,抗癌新药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拟将其生产能力提高到1200万支/年。由于目前没有可用的厂房和土地用来增加新的生产线,只能拆除当前生产线,新建一条生产能力为1200万支/年的生产线。当前的抗癌新药生产线于2020年年初投产使用,现已使用2年半,目前的变现价值为1127万元,生产线的原值为18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建造该条生产线时计划使用10年,项目结束时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15万元。 新建生产线的预计支出为12000万元(共计建设两条生产线,间隔四年,第一条生产线的投资为5000万元,第二条生产线的投资为70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两条新生产线均计划使用7年,第一条新生产线结束时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200万元。 抗癌新药目前的年销售量为400万支,销售价格为每支1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支6元,每年的固定付现营业费用为100万元。第一条新生产线扩建完成后,每年可以比扩建前增加销量200万支。由于产品质量稳定、市场需求巨大,扩产不会对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生影响。扩产后,每年的固定付现营业费用将增加到220万元。 第一条新生产线扩建需用半年时间,停产期间预计减少200万支抗癌新药的生产和销售,固定付现营业费用照常发生。按照税法规定,停产期间生产线不能计提折旧。生产抗癌新药需要的营运资本随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预计为销售额的10%。 第一期扩建项目预计能在2022年年末完成并投入使用。为简化计算,假设扩建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均发生在2022年年末(零时点),营业现金流量均发生在以后各年年末,垫支的营运资本在各年年初投入,在项目结束时全部收回。 西达公司目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为10%。公司拟采用目前的资本结构为扩建项目筹资。 西达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回答公司能否使用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扩建项目的折现率。 (2)计算第一期扩建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零时点的增量现金净流量)、第1年至第7年的增量现金净流量、扩建项目的净现值,判断第一期扩建项目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 (3)假设第二条生产线的使用年限也是7年,每年的税后现金净流量均为1500万元,年无风险报酬率为5%,项目现金流量的方差为4%。判断是否应该上第二条生产线。如果应该上第二条生产线,采用BS模型计算考虑期权之后的第一期项目的净现值,并判断投资第一期项目是否是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