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

4232. 班主任郝老师最近失恋了,情绪很不稳定。在上课时郝老师经常讲课讲到一半就突然掉眼泪,导致课堂教学没有办法进行,在座的学生只能面面相觑。面对上课不认真听课的小寒,郝老师会不自觉的想起她那个“渣男 ”前男友,于是她和全班的女生说以后找男朋友千万不能找这种不上进的,不然就会毁了一辈子,小寒只能默默地低下了头。 她的所作所为被王老师看在眼里,于是王老师就安慰她说,失恋了情绪不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把自己的情绪带到课堂上,希望她以后能学会控制下自己的情绪。没想到,郝老师不仅不理解王老师的“ 良苦用心”,还埋怨王老师多管闲事,王老师被郝老师气的再也不想和她交流了……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郝老师的教育行为。
4233. 吴老师在一所学校任教,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他工作努力,认真负责。班上有学生家境贫困,家长让其退学并带他到广东打工。吴老师知道后急得直跺脚,恳请家长把孩子送回学校,还给家长转账 2000 元,让他们把孩子送上火车,火车到站后,吴老师亲自去接该学生。很快,吴老师便小有名气。 一天,几位学生的家长找到吴老师,希望他能在课后帮助孩子补习,吴老师认为这有利于学生提高成绩,就答应了。补习结束后,家长为了感谢他,给了他一笔可观的辛苦费,他推辞不过只好接受。 自此以后,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吴老师补课。随着补课学生人数的增多,他在小区专门租了一间房子进行补课,并收取一定的辛苦费。家长们对吴老师的辅导非常满意。 问题: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吴老师的职业行为。
4234. 精神总是要依附形体的,谈国学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生命也是这样。大家都知道《四库全书》是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如果我们把国学落实到一个形体上面,它就是个代表。所谓四库,就是经、史、子、集,也称四部。这四部基本上涵盖了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书籍,最重要的知识和学术。 “经、史、子、集 ”这四部代表的不仅仅是书籍或知识,更是古代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理解。经典是什么?就是生命的常态。经就是常,我们说“经常 ”,“常”就是日用伦常,就是生活中不断的实践。永远不会忘记的东西,它构成了国人生命的根基。经典是生命常态,而历史则是生命的经验。我们每个人经历的事情都是有限的,但我们可以通过史书去经历自己生命中不曾经历的事情。历史是拓展生命经验的东西。子部意味着什么?子部可以让我们充分领略到生命样式的多元化,是生命多元的展现。经部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般的生活方式,诸子却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生命感觉。读儒学能使我们了解做人的伟大和快乐,读《周易》能使我们有一种顶天立地的生存感悟。读《中庸》,读《荀子》,都能使我们有一种与天地相参的感觉。而道家让你产生另一种感觉。人是什么?人在天地面前一无所有,太渺小了。不要说和天地相参了,人能够和天沾边就不错了。在儒家那里找到的是自豪感,是生命的健全,是伟大的感觉。在道家那里找到的是生命的残缺,让你觉得自己其实没有那么伟大。墨家、佛教提供的也是完全不同的生活样式。集部的诗赋是什么?是生命的内涵。生命不仅仅有道德、有理性,还有情感。我们需要宣泄自己,需要这样的知识。我们不仅仅生活在白天,也要生活在夜晚,我们需要哭泣,这是情的发泄。生命不仅是道貌岸然,也有喜怒哀乐需要调整。 我还想从比较的角度进一步来谈一下国学的精神或特点。从经部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中国人什么样的精神?看到圣人意识的发达和宗教意识的淡薄。 中国人的经典是世俗化的经典,是来自于人的经验,而不是像《圣经》一样的神的启示。古代中国人不信上帝,信圣人。可以和经典划等号的是圣人,经典是圣人造就的。这是其一。其二,中国人即使信,也是兼收并蓄的。一个人可以同时信仰三教,一个寺庙譬如安徽亳州的道德中宫,既有观音菩萨,也有太上老君,这也是宗教意识淡薄的一种表现。 从史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历史意识的发达。中国人从来都把历史看作生命中重要的根基,当下的根据。墨家讲三表法,第一条就是“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我们经常引经据典,但不是复古。 中国人从来都是古为今用的。 从子部,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宽容精神的突出。古代中国人从来不是只尊崇一个经典,而把其他统统砍头。譬如东汉的王充曾经这样讲经、子关系:“知经漏者在诸子。”诸子能够起到救经之弊的作用。经、子关系中体现着中国文化的宽容精神。从集部,我们可以看到对均衡生命的强调。中国人从来不认为生命是干枯的、单调的。古代人喜欢琴棋书画。琴棋书画不是专家之学,而是很多人都会的东西。因为这是生命,是均衡的生命的展现。集部要塑造培养的就是均衡的生命。 总之,在国学中,我们可以发现古代中国人的形象。一个具备了经史子集所代表的精神的人,一个有着均衡生命的人就是中国人。当四部的知识在你的心里融化时,一个中国人的形象也就出现了。 (选自王博《中国式生命》,有删改) 问题: (1)文章第二段说经、史、子、集“是古代中国人对于生命的理解 ”,你怎么理解?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一个具备了经史子集所代表的精神的人,一个有着均衡生命的人就是中国人。”该句中的“中国人”应是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