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

269. 某新建住宅楼,框剪结构,地下2层,地上18层,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甲公司总承包施工。新冠疫情后,项目部按照住建部《房屋市政工程复工复产指南》(建办质(2020)8号)和当地政府要求组织复工。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制定《项目疫情防控措施》,明确“施工现场实行封闭式管理,设置包括废弃口罩类等分类收集装置安排专人负责卫生保洁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合规。 复工前,项目部盘点工作内容,结合该住宅楼3个单元相同的特点,依据原有施工进度计划,按照分析检查结果、确定调整对象等调整步骤,调整施工进度。同时,针对某分部工程制定流水节拍(如表1-1),就施工过程Ⅰ-Ⅳ组织4个施工班组流水施工,其中施工过程Ⅲ因工艺要求需待施工过程Ⅱ完成后2天方可进行。 表1-1某分部工程流水节拍表 [12903_9.gif] 项目部质量月活动中,组织了直螺纹套筒连接、现浇构件拆模管理等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管理人员、操作工人的质量意识和业务技能,减少质量通病的发生。 (1)钢筋直螺纹加工、连接常用检查和使用工具的作用(如图1)。 [12903_10.gif] 图1钢筋直螺纹加工、连接常用检查和使用工具的作用连线图(部分) (2)现浇混凝土构件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如表1-2)。 表1-2现浇混凝土构件底模拆除强度表 [13015_89.gif] 问题: 1.除废弃口罩类外,现场设置的收集装置还有哪些分类? 2.画出该分部工程施工进度横道图,总工期是多少天?调整施工进度还包括哪些步骤? 3.对图1中钢筋直螺纹加工、连接常用工具及待检(施)项目对应关系进行正确连线。(在答题卡上重新绘制) 4.写出表1-2中A、B、C、D、E、F对应的数值。(如F:100)
270. 某新建商住楼工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地下1层,地上16层,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基础柱为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项目部进场后,在泥浆护壁灌注桩钢筋笼作业交底会上,重点强调钢筋笼制作和钢筋笼保护层垫块的注意事项,要求钢筋笼分段制作,分段长度要综合考虑成笼的三个因素,钢筋保护层垫块,每节钢筋笼不少于2组,长度大于12m的中间加设1组,每组块数2块,整块可自由分布。 在回填土施工前,项目部安排人员编制了回填土专项方案,包括:按设计和规范规定,严格控制回填土方的粒径和含水率,要求在土方回填前做好清除基底垃圾等杂物,按填方高度的5%预留沉降量等内容。 现场使用潜水泵抽水过程中,在抽水作业人员将潜水泵倾斜放入水中时,发现泵体根部防水型橡胶电缆老化,并有一处接头断裂,在重新连接处理好后继续使用。下午1时15分,抽水作业人员发现,潜水泵体已陷入污泥,在拉拽出水管时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负责人在下午2时15分接到了现场项目经理事故报告,立即赶往事故现场,召集项目部全体人员,分析事故原因,并于下午4时08分按照事故报告应当及时,不得迟报等原则,向事故发生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问题: 1.写出灌注桩钢筋笼制作和安装综合考虑的三个因素,指出钢筋笼保护层垫块的设置数量及位置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土方回填预留沉降量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土方回填前除清除基底垃圾外,还有哪些清理内容及相关工作? 3.写出现场抽水作业人员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施工单位负责人事故报告时间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事故报告的原则除应当及时,不得迟报外还有哪些内容?
271. 某住宅楼工程,地下2层,地上20层,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基坑开挖深度7.6m,地上2层以上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某施工单位中标后组建项目部组织施工。基坑施工前,施工单位编制了《xx工程基坑支护方案》,并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参建各方项目负责人及施工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生产经理、部分工长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总监理工程师发现施工单位没有按规定要求的人员参会,要求暂停专家论证会。预制墙板吊装前,工长对施工班组进行了预制墙板吊装工艺流程交底,内容包括从基层处理、测量到摘钩、堵缝、灌浆全过程,最初吊装的两块预制墙板间留有“一”形后浇节点,该后浇节点和叠合楼层板混凝土一起浇筑。 公司相关部门对该项目日常管理检查时发现:进入楼层的临时消防竖管直径75mm,隔层设置一个出水口,平时作为施工用取水点;二级动火作业申请表由工长填写,生产经理审查批准:现场污水排放手续不齐,不符合相关规定;上述一些问题要求项目部整改。 根据合同要求,工程城建档案归档资料由项目部负责整理后提交建设单位,项目部在整理归档文件时,使用了部分复印件,并对重要的变更部位用红色墨水修改,同时对纸质档案中没有记录的内容在提交的电子文件中给予补充,在档案预验收时,验收单位提出了整改意见。 问题: 1.施工单位参加专家论证会议人员还应有哪些? 2.预制墙板吊装工艺流程还有哪些主要工序?后浇节点还有哪些形式? 3.项目日常管理行为有哪些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如何办理现场污水排放相关手续? 4.指出项目部在整理归档文件时的不妥之处,并说明正确做法。
272. 建设单位投资兴建写字楼工程,地下1层,地上5层,建筑面积为6000平方米,总投资额4200.00万元。建设单位编制的招标文件部分内容有:“质量标准为合格;工期自2018年5月1日起至2019年9月30日止;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项目开工日前7天内支付工程预付款,工程款预付比例为10%”。经公开招投标,在7家施工单位里选定A施工单位中标,B施工单位因为在填报工程量清单价格(投标文件组成部分)时,所填报的工程量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量不一致以及其他原因导致未中标,A施工单位经合约、法务等部门认真审核相关条款,并上报相关领导同意后,与建设单位签订了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签约合同价部分明细有:分部分项工程费为2118.50万元,脚手架费用为49.00万元,措施项目费92.16万元,其他项目费110.00万元,总包管理费30.00万元,暂列金额80.00万元,规费及税金266.88万元。 建设单位于2018年4月26日支付了工程预付款,A施工单位收到工程预付款后,用部分工程预付款购买了用于本工程所需的塔吊、轿车、模板,支付其他工程拖欠劳务费、其他工程的材料欠款。 在地下室施工过程中,突遇百年不遇特大暴雨。A施工单位在雨后立即组织工程抢险抢修,抽排基坑内雨污水,发生费用8.00万元;检修受损水电线路,发生费用1.00万元;抢修工程项目红线外受损的施工便道,以保证工程各类物资、机械进场的需要,发生费用7.00万元。A施工单位及时将上述抢险抢修费用以签证方式上报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审核后的意见是:上述抢险抢修工作内容均属于A施工单位已经计取的措施费范围,不同意另行支付上述三项费用。 问题: 1.B施工单位在填报工程量清单价格时,除工程量外还有哪些内容必须与建设单位提供的内容一致? 2.除合约、法务部门外,A施工单位审核合同条款时还需要哪些部门参加? 3.A施工单位的签约合同价、工程预付款分别是多少万元(保留小数点后两位)?指出A施工单位使用工程预付款的不妥之处,工程预付款的正确使用用途还有哪些? 4.分别说明建设单位对A施工单位上报的三项签证费用的审核意见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