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业工程

269. 背景资料 某工程公司低价中标了一矿区工业广场的改造工程,其中要在广场内修建一条100m长的地下双孔钢筋混凝土排水暗渠。暗渠外断面尺寸为宽12m、高4.8m,渠底标高-5.8m,渠顶需覆土回填1m,并恢复广场绿化。暗渠东段50m的北面是一栋已建成的6层楼房,与暗渠净距5m。暗渠两侧无空地。该区域常年地下水位在-2.5m左右。 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采用的施工方法为:暗渠西段采用双排钢板桩加横向支撑系统,双排轻型井点降水;东段50m采用双排水泥搅拌土重力式挡土墙兼挡水;机械挖土,土方外运。 项目实施前,项目经理为节省费用将水泥搅拌桩挡土墙改为悬臂式钢板桩,不设横向支撑,采用单排轻型井点降水;回填用的土方堆放在楼房北侧的狭长空地上,约需堆高5m。因工期紧迫,立即组织实施。 土方开挖至-3.5m时,发现钢板桩缝隙有渗水渗砂现象。挖至-4.5m时,楼房墙体出现裂缝。挖至-5.5m后,部分钢板桩倾覆,楼房墙体出现倾斜倾向,工程紧急停工。 问题: 1.分析钢板桩缝隙出现渗水渗砂的原因。 2.项目经理更改施工方案的做法有何不妥?说明正确做法。 3.在楼房北侧堆土的做法会造成哪些安全隐患? 4.工程紧急停工后,现场应如何进行应急处理?
271. 背景资料 某单位施工一段围岩破碎,且有淋水的巷道工程,设计采用混凝土砌碹(衬砌)支护,混凝土强度等级C15,厚度30cm。施工单位在技术措施获批准后,考虑到淋水影响决定在原配合比的基础上每立方米混凝土增加50kg水泥用量。施工中,巷道掘进断面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施工单位据此开始浇筑混凝土。一个月后检查巷道规格符合要求,混凝土强度检测报告合格;但2个月后混凝土碹出现顶部变尖、断裂现象,造成返工。施工单位为增加水泥用量和巷道返工费用向业主提出索赔。业主认为碹顶断裂的一个可能原因是碹厚度不够,属施工单位的责任。施工单位认为砌碹厚度、强度均达设计要求,双方因此发生纠纷。 问题: 1.业主不愿意赔付因水泥用量增加的全部费用是否合理?说明理由。 2.说明施工单位改变混凝土配合比并能得到费用补偿的正确做法。 3.指出施工单位在混凝土碹施工管理工作中的不妥之处。 4.分析可能造成混凝土碹顶变尖、断裂的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合理措施。 5.对巷道碹顶断裂纠纷该如何处理?
272. 背景资料 某工程处承建西北某矿回风立井井筒工程,井筒净直径为6.0m,表土段钢筋混凝土井壁采用普通水泥、冻结法施工。完成冻结后,井筒掘砌工程于2008年11月20日正式开工,12月中旬气温骤降,为了不影响井筒正常施工,施工单位采取了添加防冻剂、用热水搅拌混凝土、延长脱模时间的专门措施。施工中施工人员一次又一次增加防冻剂,且为了减少热水搅拌时热量损失,大大减少了搅拌时间,但混凝土仍长时间不凝结,并出现粘模现象。至井深108m处井壁混凝土脱模(段高3.6m)时,约有四分之一周长的井壁混凝土因没达到初凝强度而发生塌落,导致正在模板下方准备清理模板的2名工人被砸,伤势严重。 问题: 1.说明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 2.在混凝土浇筑中,施工人员有哪些具体的作业错误?它们会造成哪些不良后果? 3.除已采取的正确防寒措施外,还可采取哪些合理办法应对气温骤降? 4.该伤亡事故发生后首先要做的工作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