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工程

101. 背景资料A公司承包某市大型标志性建筑大厦机电工程项目,内容包括管道安装、电气设备安装及通风空调工程。建设单位要求A公司严格实施绿色施工,严格安全和质量管理,并签订了施工合同。A公司项目部制定了绿色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的绿色施工措施,提交建设单位后,建设单位认为绿色施工内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建议补充完善。施工中项目部按规定多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仍反复出现设备吊装指挥信号不明确或多人同时指挥;个别电焊工无证上岗,雨天高空作业;临时楼梯未设护栏等多项安全隐患。项目部经认真分析总结,认为是施工现场安全检查未抓住重点,经整改后效果明显。在第一批空调金属风管制作检查中,发现质量问题,项目部采用排列图法对制作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分类,并建立风管制作不合格点数统计表(见表1),予以纠正处理。经检查,其中风管咬口开裂的质量问题是咬口形式选择不当造成的,经改变咬口形式后,咬口质量得到改进。表1风管制作不合格点数统计表代号检查项目不合格点数频率(%)累计频率(%)1咬口开裂2430302风管几何尺寸超差2227.557.53法兰螺栓孔距超差162077.54翻边宽度不一致81087.55表面平整度超差67.5956表面划伤45100合计80100问题1.绿色施工要点还应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2.根据背景资料,归纳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的重点。3.对表1中的质量问题进行ABC分类。4.金属风管咬口形式的选择依据是什么?[38302-31.gif]
102. 某机电公司承接一地铁机电工程(4站4区间),该工程位于市中心繁华区,施工周期共16个月,工程范围包括通风与空调、给排水及消防水、动力照明、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等。工程各站设备3台制冷机组,单台机组重量为5.5t,位于地下站台层。各站两端的新风及排风竖井共安装6台大型风机。空调冷冻、冷却水管采用镀锌钢管焊接法兰连接,法兰焊接处内外焊口做防腐处理。其中某站的3台冷却塔按设计要求设置在地铁出入口外的建筑区围挡内,冷却塔并排安装且与围挡建筑物距离为2.0m。机电工程工期紧,作业区域分散,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管理进行重点控制,在安全管理方面,项目部根据现场作业特点,对重点风险作业进行分析识别,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在车站出入口未完成结构施工时,全部机电设备、材料均需进行吊装作业,其中制冷机组和大型风机的吊装运输分包给专业施工队伍。分包单位编制了吊装运输专项方案后即组织实施,被监理工程师制止,后经审批,才组织实施。在公共区及设备区走廊上方的管线密集区,采用“管线综合布置”的机电安装新技术,由成品镀锌型钢和专用配件组成的综合支吊架系统。机电管线深化设计后,解决了以下问题:避免了设计图纸中一根600×400mm风管与400×200mm电缆桥架安装位置的碰撞;确定了各机电管线安装位置;断面尺寸最大的网管最高,电缆桥架居中,水管最低;确定管线间的位置和标高,满足施工及维修操作面的要求。机电公司根据优化方案组织施工,按合同要求一次完成。问题1.本工程应重点进行风险识别的作业有哪些?应急预案分为哪几类?2.分包单位选择的吊装运输方案应如何进行审批?3.采用“管线综合布置”优化方案后,对管线的施工有哪些优化作用?4.本工程冷却塔安装位置能否满足其进风要求?说明理由?塔体安装还应符合哪些要求?
103. 背景资料某机电工程公司施工总承包了一项大型原油储备库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4台50000m3浮顶原油储罐及其配套系统和设施。工程公司项目部对50000m3浮顶罐的施工方案进行了策划,确定罐壁焊缝采用自动焊的主体施工方案,为了减少脚手架的搭设和投入,选用了适宜的内挂脚手架正装法组装罐壁。确定主体施工方案后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审批。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事件1:由于罐壁自动焊接设备不能按计划日期到达施工现场,为不影响工程进度,项目部决定将罐壁焊缝自动焊改为焊条电弧焊(手工焊)。为此,项目部按焊条电弧焊方法修改了施工组织设计,由项目总工程师批准后实施。在施工过程中被专业监理工程师发现,认为改变罐壁焊接方法属于重大施工方案修改,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因此报请总监理工程师下达了工程暂停令。事件2:修改罐壁焊接方法后,工程公司项目部把焊缝的焊条电弧焊焊接作为质量控制的重点,制订了合理的焊接顺序和工艺要求,并编制了质量预控方案。事件3:在对第一台焊接的50000m3浮顶罐进行罐壁焊缝射线检测及缺陷分析中,认为气孔和密集气孔是出现频次最多的超标缺陷,是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因素。项目部采用因果分析图方法,找出了焊缝产生气孔的主要原因,制订了对策表,在后续的焊接施工中,项目部落实了对策表内容,提高了焊接质量。问题1.说明内挂脚手架正装法和外搭脚手架正装法脚手架的搭设区别。2.事件1中,为什么监理工程师认为项目部对施工组织设计变更的审批手续不符合要求?3.写出储罐罐壁焊缝采用焊条电弧焊焊接方法的合理焊接顺序和工艺要求。4.事件3中,项目部制定的对策表一般包括哪些内容?
104. 背景资料某钢厂炼钢技改项目内容包括钢结构、工艺设备、工业管道、电气安装等,为节能减排,新增氧气制取、煤气回收和余热发电配套设施。炼钢车间起重机梁轨顶标高27.8m,为多跨单层全钢结构(塔楼部分多层)。炼钢工艺采用顶底复合吹炼,转炉吹氧由球罐氧气干管(D426×9,P=2.5MPa)经加料跨屋面输送至氧枪阀门室。该项目由具有承包资质的A公司施工总承包。在分包单位通过资格预审后,经业主同意,A公司将氧气站、煤气站和余热发电站机电安装工程分包给具有相应专业资格和技术资格的安装单位。A公司项目部进场后,根据图纸、合同、施工组织设计大纲、装备技术水平及现场施工条件进行施工组织总设计编制,塔楼钢结构和工艺设备采用3000t.m塔吊主吊方案经批准通过。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在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采取措施如下:措施1:针对工程特点,塔楼施工现场存在危险源泉较多。项目部仅对临时用电触电危险、构件加工机械伤害危险、交叉作业物体打击危险以及压力试验、冲洗、试运转等危险源泉进行辨识和评价,经公司审定,补充完善后,制定了相应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健全现场安全管理体系。措施2:针对氧气管道管口错边量超标,内壁存在油脂、锈蚀、铁屑等原因易引起燃烧爆炸事故,项目部编制施工方案时,制订了包括材料检验、管道试验等关键工序为内容的施工工艺流程,经批准后严格执行。措施3:氧气站球罐的球壳板和零部件进场后,A公司项目部及时组织检查和验收,确保分包单位按计划现场组焊。问题1.A公司审查分包单位专业资格包括哪些内容?氧气站分包单位必须取得哪几种技术资格?2.A公司编制的施工组织总设计包括哪几个机电安装单位工程?3.措施1中,塔楼作业区域还有哪些危险源因素?4.措施2中,氧气管道施工还应包括哪几道关键工序?5.措施3中,球壳板制造质量现场应如何检查?
105. 背景资料A安装公司承包某分布式能源中心的机电安装工程,工程内容有:三联供(供电、供冷、供热)机组、配电柜、水泵等设备安装和冷热水管道、电缆排管及电缆施工。三联供机组、配电柜、水泵等设备由业主采购;金属管道、电力电缆及各种材料由安装公司采购。A安装公司项目部进场后,编制了施工进度计划(见表5)、预算费用计划和质量预控方案。对业主采购的三联供机组、水泵等设备检查,核对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设备基础验收合格后,采用卷扬机及滚杠滑移系统将三联供机组二次搬运、吊装就位。安装中设置了质量控制点,做好施工记录,保证安装质量,达到设计及安装说明书要求。在施工中发生了以下3个事件:事件1:项目部将2000m电缆排管施工分包给B公司,预算单价为120元/m,在3月22日结束时检查,B公司只完成电缆排管施工1000m,但支付给B公司的工程进度款累计已达160000元。项目部对B公司提出警告,要求加快施工进度。事件2:在热水管道施工中,按施工图设计位置施工,碰到其他管线,使热水管道施工受阻,项目部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变更,要求改变热水管道的走向,结果使水泵及管道安装工作拖延到4月29日才完成。事件3:在分布式能源中心项目试运行验收中,有一台三联供机组运行噪音较大。经有关部门检验分析及项目部提供的施工文件证明,不属于安装质量问题,后增加机房的隔间措施,验收通过。表5施工进度计划问题1.针对事件2中热水管道碰撞问题,施工单位应如何变更图纸?2.施工单位应检查水泵的哪些性能参数?三联供机组的从吊装就位到试运行,有哪些安装程序?3.计算3月22日检查时,电缆排管施工工作的SPI和CPI,并进行分析。4.事件2中,水泵及管道安装工作延误是否影响到总工期?5.事件3中,为了证明三联供机组运行噪音大不是安装质量问题,施工单位应提供哪些施工证明文件?[38302-35.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