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练习】2020中学教师资格教育知识与能力专项练习题(1)

2020年10月10日 来源:来学网

       考前必刷题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笔试准备好了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来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备考专项试题练习,详情内容如下,请大家按时完成。更多报考信息敬请关注来学网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欢迎收藏本站,小编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最新报考相关内容!

  一、单项选择题

  1.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教育传统,不随时代变迁而消失。这说明教育具有(  )

  A.继承性

  B.永恒性

  C.历史性

  D.长期性

  2.在教育整体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育形式是(  )

  A.家庭教育

  B.社会教育

  C.学校教育

  D.自我教育

  3.依据教育的形式化程度,可将教育形态分为(  )

  A.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

  B.非制度化教育和制度化教育

  C.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

  D.非形式化教育和正规教育

  4.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定了(  )

  A.教育的科学属性

  B.教育的生产属性

  C.教育的社会属性

  D.教育的艺术属性

  5.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一种(  )

  A.自然现象

  B.社会现象

  C.心理现象

  D.生理现象

  6.在教育的基本要素里,作为中介的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媒介

  D.教育内容

  7.关于教育的起源一直是众说纷纭,其中,我国古代的朱熹所持的观点是(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8.“教育能够干什么”是指(  )

  A.教育属性

  B.教育目的

  C.教育功能

  D.教育效应


2020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历年考题+章节训练+考场模拟+考前密训】

【来学网宝典】

手机版APP>>速戳

电脑版>>速戳

  9.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是(  )

  A.四书

  B.五经

  C.七艺

  D.六艺

  10.下列关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主要观点,说法错误的是(  )

  A.教育的范畴是永恒不变的

  B.教育起源于劳动或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

  C.教育产生于劳动并以人类语言意识的发展为条件

  D.教育从产生之日起,其职能就是传递劳动过程中形成与积淀的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

  11.布鲁纳、(  )和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A.乌中斯基

  B.凯洛夫

  C.苏霍姆林斯基

  D.赞科夫

  12.“教育与生产生活相融合,教育内容主要为生产生活经验。”这句话反映了(  )的教育特征。

  A.原始社会

  B.现代社会

  C.封建社会

  D.古代社会

  13.(  )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A.宗教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4.“教育是与种族需要、种族生活相适应的、天性的,而不是获得的表现形式,教育既无需周密的考虑使它产生,也无需科学予以指导,它是扎根于本能的不可避免的行为。”这种教育起源说属于(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

  15.下列否定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教育特征是(  )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民主化

  D.教育的全民化

  16.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  )一书中。

  A.《论语》

  B.《礼记》

  C.《师说》

  D.《学记》

  17.“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这句话所体现的教育教学原则是(  )

  A.藏息相辅

  B.启发诱导

  C.教学相长

  D.长善救失

  18.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教育现象的是(  )

  A.父母教子女

  B.幼猴学跳跃

  C.到电影院看电影

  D.课外活动做航模

  19.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中,主导性的因素是(  )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措施

  D.教育内容

  20.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提出来的人是(  )

  A.康德

  B.孔德

  C.培根

  D.洛克

  21.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板凳

  22.“教育”一词最早见于(  )中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A.《论语》

  B.《孟子•尽心下》

  C.《孟子•尽心上》

  D.《大学》

  23.“标准化的教学很可能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

  A.正向功能

  B.负向功能

  C.社会发展功能

  D.隐性功能

  24.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是(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25.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  )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A.个性和谐发展

  B.实用主义

  C.人本化

  D.终身教育

  26.“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由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下列关于这段著名言论的提出者的观点正确的是(  )

  A.提出了“白板说”

  B.批判绅士教育论

  C.认为人的观念是生来就有的

  D.著有《爱弥儿》一书

  27.樊迟请学稼,子日:“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日:“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日:“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而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这反映了古代教育(  )

  A.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B.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C.脱离生产劳动

  D.形式简单

  28.“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  )教育的一大特征。

  A.印度

  B.中国

  C.巴比伦

  D.埃及

  29.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在特定的时期,教育存在“超前”或“滞后”的现象。这说明教育具有(  )

  A.永恒性

  B.民族性

  C.相对独立性

  D.历史性

  30.(  )强调应培养“身心既美且善”的公民。

  A.古代雅典教育

  B.古代斯巴达教育

  C.古代埃及教育

  D.古代印度教育

  参考答案:

  1.A【解析】教育的继承性是指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都前后相继,后一时期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教育传统”一词就体现了教育的继承性。

  2.C【解析】略。

  3.A【解析】非形式化教育和形式化教育的分类依据是教育的形式化程度。

  4.C【解析】“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日常生活中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二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5.B【解析】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种社会现象。

  6.C【解析】教育媒介是指建构于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起桥梁(即中介)或沟通作用的一切事物的总和。

  7.A【解析】我国古代朱熹是神话起源说的代表人物。该学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8.C【解析】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即用来描述“教育能够干什么”。

  9.D【解析】“六艺”是西周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基本学科,具体指礼、乐、射、御、书、数。

  10.A【解析】A项不属于教育劳动起源说的观点。

  11.D【解析】布鲁纳、赞科夫、瓦·根舍因等人提出的教学理论,充实了教育学的内容,提高了教育学的科学化水平,被视为现代教学理论的三大流派。

  12.A【解析】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非独立性,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原始社会的教育还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主要是传递生产经验。

  13.B【解析】生物起源说的提出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从神话解释转向科学解释。

  14.B【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说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而不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

  15.C【解析】教育的民主化要求让所有人接受同样的教育,这就意味着对处于社会不利地位的学习者予以特别照顾,从而否定了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

  16.A【解析】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17.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学相长的教育教学原则。

  18.B【解析】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幼猴学跳跃是动物的活动,所以不属于教育现象。

  19.A【解析】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学习者)和教育媒介(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主导性因素。

  20.C【解析】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提出的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21.B【解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改变,从口耳相传,到面对面交流,再到多媒体和互联网支持的教学。

  22.C【解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孟子是将“教”和“育”连起来使用的第一人。

  23.B【解析】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题干阐述的是标准化的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体现了教育的负向功能。

  24.A【解析】教育的终身化是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

  25.A【解析】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中阐述了他的和谐教育思想,他认为学校教育的理想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

  26.A【解析】这段著名的言论出自洛克,他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绅士,而这种培养只能通过家庭教育,由此提出了“绅士教育论”;他的代表作是《教育漫话》。《爱弥儿》是卢梭的代表作。因此,B、C、D项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7.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古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特点。

  28.D【解析】古代埃及开设有职官学校和文士学校,强调“以僧为师”和“以吏为师”。

  29.C【解析】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30.A【解析】古代雅典在西方最早形成体育、德育、智育、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

      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大家带来帮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证考试【历年真题】【模拟试题】【复习指导】【在线课程】相关科目练习及视频讲解,您还可以下载手机APP注册【来学宝典】,轻轻松松-随时随地学起来!预祝大家顺利通过考试!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