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备考】2021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5)

2020年11月21日 来源:来学网

       来学网小编提醒:想要报名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考生可以提前准备复习了2021年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提前复习轻松提分,欢迎关注来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为此来学网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2021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精选试题训练,详情内容如下,请大家按时完成。更多报考信息敬请关注来学网教师资格考试频道,欢迎收藏本站,小编会持续为大家更新最新报考相关内容!

  1.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这是()。

  A.夕部分组

  B.内部分组

  C.设计教学法

  D.道尔顿制

  2.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

  A.基本规律

  B.基本方法

  C.基本途径

  D.基本要求

  3.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奖惩属于( )。

  A.榜样示范

  B.品德评价

  C.陶冶教育

  D.说理教育

  4.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公民一般教养的教程是()。

  A.基础型课程

  B.发展型课程

  C.知识性课程

  D.工具性课程

  5.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主张建设学习化社会,其建设学习化社会的关键在于()。

  A.推行回归教育

  B.实施终身教育

  C.改革正规教育

  D.发展成人教育


2021教师资格考试题库【历年考题+章节训练+考场模拟+考前密训】

【来学网宝典】

手机版APP>>速戳

电脑版>>速戳

  7.只要给足了时间和适当的教学。几乎所有的学生对几乎所有的内容都能达到掌握的程度。这是( )。

  A.意义学习

  B.机械学习

  C.发现学习

  D.掌握学习

  8.尊重信任学生是教师的()。

  A.知识素养之一

  B.能力素养之一

  C.思想道德素养之一

  D.基本任务之一

  9.下列能代表高成就需要者的描述是( )。

  A.喜欢对问题承担自己的责任

  B.宁愿担任专业工作而不愿做企业家

  C.倾向于选择风险较小的工作

  D.倾向于将自己的失败归因于运气不佳

  10.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迸出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属于 ()。

  A.头脑风暴法

  B.发展思维训练

  C.自我设计训练

  D.推测与假设训练

  11.只能进行自我中心思维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处于()。

  A.前运算阶段

  B.感知运动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2.“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3.奥苏伯尔提倡在教学中采用“先行组织者”这一技术,其精神实质是()。

  A.强调直观教学

  B.强调新知识与学生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的相互联系

  C.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

  D.引导学生的发现行为

  14.身处教育实践第一线的研究者与受过专门训练的科学研究者密切协作,以教育实践中存在的某一问题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合作研究。苒把研究结果应用到自身从事的教育实践中,这种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

  B.读书法

  C.文献法

  D.行动研究法

  15.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去玩。这种冲突矛盾是()。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16.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的教学理论是()。

  A.最优化理论

  B.认知结构的理论

  C.发展性教学理论

  D.范例教学理论

  17.在 17 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

  A.北欧的尼德兰

  B.捷克的夸美纽斯

  C.法国的斯图谟

  D.德国的福禄培尔

  18.决定教育性质的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意识形态

  C.政治经济制度

  D.民族文化传统

  19.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20.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 )

  A.问题导人

  B.故事导入

  C.事例导入

  D.悬念导入

  21.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

  A.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世界

  B.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力

  C.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D.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22.教育史上提出“有教无类”El 号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夸美纽斯

  D.荀子

  23.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几个字概括( )。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24.课程标准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基本依据,其核心部分是( )。

  A.课程内容

  B.课程目标

  C.课程结构

  D.课程理念

  25.学习中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方法的是( )。

  A.学习动机

  C.学习理念

  B.学习策略

  D.学习目标

  26.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是( )。

  A.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B.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C.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理解问题——检查假设

  D.研究问题——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27.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

  A.学校的物质文化

  B.学校的组织文化

  C.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

  D.学校的制度文化

  28.“因材施教”是人的发展的( )对教育的要求。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29.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 XX 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3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1.问题行为与差生、后进生等问题学生的( )。

  A.对象相同

  B.概念不同

  C.都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

  D.都是一个教育性概念

  3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3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

  34.学过高等数学后有利于初等数学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属于( )。

  A.顺向正迁移

  B.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D.逆向负迁移

  35.一学生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遵守学校纪律,可冬天一到,他迟迟不肯起床,结果又迟到 了。对该生的教育应该培养(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36.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时期。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37.课堂导入方式多种多样。教师设计学生急于解决而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一时又无法解决的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悬念而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

  A.直接导入

  B.练习导入

  C.事例导人

  D.悬念导入

  38.决定教育事业领导权的是( )。

  A.经济发展水平

  B.政治制度

  C.文化

  D.科技

  39.集体是群体发展的( )。

  A.最终结果

  B.中间环节

  C.目标

  D.最高阶段

  40.美育就是对学生进行( )。

  A.审美教育

  B.五讲四美教育

  C.美好生活教育

  D.美好思想教育

  41.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称之为( )。

  A.社会关系

  B.人际关系

  C.教育关系

  D.师生关系

  42.人类最早的教学手段是()。

  A.文字材料

  B.口耳相传

  C.直观教具

  D.黑板加粉笔

  43.小学生常常出现好心办坏事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是()。

  A.道德情感不深

  B.缺乏合理行为技能

  C.道德认识不足

  D.道德意志力不够

  44.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45.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

  D.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46.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综合课程为主

  B.以分科课程为主

  C.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D.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补充

  47.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所起的作用是( )

  A.决定作用

  B.领导作用

  C.纽带和桥梁作用

  D.核心作用

  48.区别一名普通的教师和优秀的教师的真正标志是()。

  A.是否具有高深的知识

  B.是否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

  C.是否具有崇高的威信

  D.是否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充分机会

  49.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50.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A.道德认识

  B.活动和交往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1.答案:A。【解析】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内部分组是指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等编

  2.答案:D。【解析】德育原则是有效地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3.答案:B。【解析】奖惩是中小学品德评价的一种方式。

  4.答案:A。【解析】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养,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共同的课程.

  5.答案:C。【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性,所以教育应该循序渐进。

  6.答案:B。【解析】学习化社会的标志是:学习成为整个社会成员一项经常的重要活动。这要求实施终身教育。

  7.答案:D。【解析】掌握学习教学模式认为:95%P2 上的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速率、学习动机方面,并无大的差异,如果大多数学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接受了合适的教学.就能掌握世界上任何能够学会的东西。

  8.答案:C。【解析】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尊重和信任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

  9.答案:A。【解析】敢于承担责任是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之一。

  10.答案:A。【解析】考查头脑风暴法的定义。

  11.答案:A。【解析】前运算阶段(2~6、7 岁):此期儿童的思维特点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从别人的观点(角度)看事物。

  12.答案:A。【解析】相对评价是在被评价对象的群体中建立基准(通常均以该群体的平均水平作为这一基准),然后把该群体中的各个对象逐一与基准进行比较.以判断该群体中每一成员的相对优势。这两句话意在强调评价时的基准,属于相对评价。

  13.答案:B。【解析】先行组织者策略就是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对即将学习的新知识的影响。

  14.答案:D。【解析】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基于实际问题解决的需要.与专家合作,将问题发展成研究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方法。

  15.答案:C。【解析】题干是典型的趋避冲突。

  16.答案:C。【解析】赞可夫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

  17.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最早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

  18.答案:C。【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了教育的性质。

  19.答案:C。

  20.答案:A。【解析】考查问题导入的含义。

  21.答案:C。【解析】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双基”,即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2.答案:A。【解析】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

  23.答案:D。【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把学生按年龄和文化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特征是班、课、时。

  24.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其核心部分是课程目标。

  25.答案:B。【解析】学习策略就是指学习者为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26.答案:A。【解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就是发现、理解问题,然后提出假设,检查假设。

  27.答案:C。【解析】校园文化是为保证学校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其核心是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而非学校物质文化、学校组织文化或学校制度文化。

  28.答案:D。【解析】因材施教是指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这符合人的发展个别差异性的要求。

  29.答案:B。【解析】升华:即把被压抑的无意识冲动,通过某种途径或方式转变为人们可接受的或为社会所赞许的活动。补偿:指个人因心身某个方面有缺陷不能达到某种目标时.有意识地采取其他能够获取成功的活动来代偿某种能力缺陷而弥补因失败造成的自卑感。退行:是在遭受外部压力和内心冲突不能处理时.借此退回到幼稚行为以使自己感到舒服、安慰的一种心理防卫法。转移:指在一种情境下是危险的情感或行动转移到另一个较为安全的情境下释放出来。

  30.答案:C。【解析】感知阶段不能脱离实物;前运算阶段已经有了表象思维,但是由于其思维自我中心性和不可逆性.还无法完成绘图这种活动。因为路线图的绘制不可能从一个角度或方位去描绘就能实现: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年龄大致处于 7。l2 岁左右,这时儿童逐渐掌握了守恒的概念.可以开始进行一些运符号的逻辑思考活动,形成一系列的行动心理表象.地图即是通过心理表象来进行绘制的:形式运算强调的是一种抽象逻辑思维。因此选 C。

  31.答案:B。【解析】问题行为是一个教育性概念,差生、后进生和优秀生都有可能发生问题行为。差生、后进生是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但在正常的班级里人数较少,所以两者的概念是不同的。

  32.答案:A。【解析】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33.答案: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课程标准、教材和课程。

  34.答案:B。【解析】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阻碍作用。顺向迁移是指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产生的影响。逆向迁移是指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产生的影响。题干中属于逆向正迁移。

  35.答案:C。【解析】该学生下决心改掉迟到的毛病,说明其具有一定的道德认知,但该行为没实现则由于其意志力薄弱.无法克服该陋习。故对其要重点培养道德意志。

  36.答案:C。【解析】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生产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要求工人的文化程度越来越高.再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化运动的发展,资本主义提出了“普及教育”的口号.

  37.答案:D。【解析】考查悬念导入的含义。

  38.答案:B。【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通过对教育方针政策的颁布、教育目的的制定、教育经费的分配、教育内容特别是意识形态教育内容的规定、教师和教育行政人员的任命聘用等实现对教育领导权的控制。

  39.答案:D。

  40.答案:A。

  41.答案:D。【解析】师生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完成共同的教育任务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

  42.答案:B。【解析】人类教学手段的演变顺序依次是口耳相传、文字材料、直观教具。

  43.答案:C。【解析】小学生好心办坏事主要是具备道德情感,但道德认识不足造成的。

  44.答案:C。【解析】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职权影响力和个性影响力上。

  45.答案:D。【解析】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已有的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

  46.答案:A。【解析】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有: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为主。

  47.答案:C。【解析】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48.答案:D。【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衡量一个教师是否优秀,就要看他能否: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

  49.答案: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

  50.答案:A。【解析】思想品德形成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和培养道德行为习惯。

     更多精选试题练习>>来学网教师资格证考试频道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火热进行中,详情请点击: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课程从基础精讲、备考导学、模考冲刺,一站式备考,助您轻松通关!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