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阶段冲刺试卷十一

2020年10月27日 来源:来学网

      2020年度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初、中级),调整至11月21、22日举行。现距离考试时间已经越来越近,考生一定要把握好时间进行有效复习。来学小编整理了初级经济师考试基础知识试题,希望考生可以打好基础,认真解题,对考试有所帮助。

  1.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内容,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的( )原则

  要求。

  A.统一性

  B.完整性

  C.公开性

  D.年度性

  2.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是( )。

  A.提高价格水平

  B.增加税收征管人员

  C.提高经济效益

  D.提高预算管理水平

  3.关于行政许可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行政许可不是授益性行政行为

  B.行政许可是抽象行政行为

  C.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D.行政许可不是依法申请的行政行为

  4.下列金融工具中,属于短期金融工具的是( )。

  A.公司债券

  B.股票

  C.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D.银行债券

  5.按课税对象分类,增值税、消费税属于( )。

  A.所得税

  B.流转税

  C.地方税

  D.直接税

  6.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不包括( )。

  A.企业基金

  B.国家财政收支

  C.银行信贷

  D.价格体系

  7.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 )。

  A.历史成本

  B.重置成本

  C.可变现净值

  D.现值

  8.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的性质

  B.生产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力的发展和变革

  C.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完全对立的

  9.采用“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项之和”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是( )。

  A.生产法

  B.收入法

  C.平衡法

  D.支出法

  10.中位数和众数是一种确定的集中趋势的( )。

  A.代表值

  B.常见值

  C.典型值

  D.实际值

  11.某产品的生产需经过8道不同的加工工序,根据各道工序的合格率计算该产品的平均合格率,应使用( )。

  A.算术平均数

  B.几何平均数

  C.中位数

  D.众数

  12.在我国,会计利润表采用( )形式。

  A.账户式

  B.报告式

  C.单步式

  D.多步式

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由此进入

海量题库,高清教学视频——从入门到精通

由此进入

        海量题库,知识更广,题型种类更齐全,随时随地随心学就在来学宝典

  13.征信是指债权人对债务人的( )进行调查。

  A.还款能力

  B.借款情况

  C.家庭情况

  D.社会关系

  14.关于信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社会分工是信用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

  B.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是信用存在的两种形式

  C.信用不以还本付息为条件

  D.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15.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相对指标的是( )。

  A.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B.人口性别比

  C.房屋建筑面积

  D.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6.主要供应短期资金、解决短期内资金余缺的市场是( )。

  A.货币市场

  B.资本市场

  C.股票市场

  D.债券市场

  17.根据格雷欣法则,当市场上流通两种法定金融货币时,最终可能会使市场上( )。

  A.只有良币

  B.劣币与良币都不流通

  C.劣币泛滥

  D.金本位制度崩溃

  18.某国有企业工人的工资水平按有关规定从低到高分为一级至五级。根据下表中该企业按

  2015年年底工人工资状况整理的累积频数分布表,该企业工资等级为四级的工人占全体工人的百分比为( )。

  A.50%

  B.67.5%

  C.35%

  D.85%

  19. 2011年1月1日起,中央部门的教育收费收入作为本部门的事业收入,纳入( )。

  A.财政专户管理

  B.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

  C.公共预算管理

  D.不作统一管理

  20.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

  A.科技进步水平

  B.社会文明状况

  C.社会经济制度

  D.市场发育程度

  21.中央银行通过实施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体现了金融市场的( )。

  A.聚敛功能

  B.配置功能

  C.调节功能

  D.反映功能

  22.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A.保持币值稳定

  B.实现充分就业

  C.保持利率稳定

  D.保持汇率稳定

  23.某厂有两个车间,1984年甲车间工人平均工资为120元,乙车间为130元;1985年,甲车间工人在全厂工人中的比重提高,乙车间的比重下降。在两车间工人平均工资没有变化的情况下,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 )。

  A.增加

  B.减少

  C.持平

  D.不能作结论

  24.按用途分类,管理费用明细账属于( )。

  A.序时账簿

  B.分类账簿

  C.备查账簿

  D.订本账簿

  2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下列关于公示催告程序的表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

  A.公示催告期间最短不得少于60日

  B.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

  C.公示催告案件由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D.公示催告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作出除权判决的,应自申报权利期间届满的次日起1年

  内提出

  26.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积累基金主要用于( )。

  A.个人消费

  B.基本建设

  C.社会福利

  D.国库储备

  27.通常情况下,比例税率的优点是( )。

  A.税负公平

  B.计算简便

  C.具有自动调节功能

  D.边际税率高于平均税率

  28.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政策上降低保障标准,则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情况是( )。

  A.相对提高

  B.保持不变

  C.上下波动

  D.相对下降

  29.企业的会计政策、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这体现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 )。

  A.相关性

  B.可比性

  C.及时性

  D.可靠性

  30.关于行政诉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行政案件可以由人民法院审理,也可以由仲裁庭审理

  B.人民法院可以对行政机关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

  C.行政案件的审理方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

  D.行政复议是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

  1.【答案】B

  【解析】政府预算必须包括政府所有财政收入和支出的内容,这体现了政府预算的完整性要求。

  2.【答案】C

  【解析】促进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是增加财政收入的有效途径。

  3.【答案】C

  【解析】行政许可是指行政机关根据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的行为。行政许可具有以下特点:(1)行政许可是依法申请的行政行为;(2)行政许可是一种授益性行政行为;(3)行政许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 (4)行政许可一般为要式行政行为。

  4.【答案】C

  【解析】短期金融工具主要是指国库券、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各类票据等。选项A、B,D 均属于长期金融工具。

  5.【答案】B

  【解析】流转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等。

  6.【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途径有:(1)国家财政收支;(2)银行信贷;

  (3)劳务费用的支付;(4)价格体系。

  7.【答案】A

  【解析】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能够可靠计量。

  8.【答案】C

  【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生产方式。一方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主要体现在:(1)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力,就会有什么样性质的生产关系与之相适应。(2)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变革。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处于经常变动之中,而生产关系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当生产力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时,旧的生产关系不能适应生产力的性质,必然就会发生变革,被适应生产力性质的新的生产关系所代替。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也具有反作用,体现在:(1)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性质和状况时,则阻碍生产力的发展。(2)落后陈旧的生产关系是生产力发展的桎梏;超越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水平的生产关系,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9.【答案】D

  【解析】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总产出减中间投入) 、收入法(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四项之和)和支出法(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项之和) ,这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角度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

  10.【答案】A

  【解析】位置平均数是指按数据的大小顺序或出现频数的多少确定的集中趋势的代表值,主要有众数、中位数等。

  11.【答案】B

  【解析】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是:(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12.【答案】D

  【解析】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顺序,将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各种收入、费用支出和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进行适当分类、排列而成,利润表主要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格式,我国企业的利润表多采用多步式。

  13.【答案】A

  【解析】征信是债权人对债务人还款能力的调查。

  14.【答案】C

  【解析】信用是指债权、债务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全部经济现象,是资金盈余者把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贷放给资金短缺者。在约定时间内,借款者有权使用这些货币资金进行生产和流通,到期连同本息归还给贷款者。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15.【答案】B

  【解析】统计指标按其所反映的内容或其数值表现形式,可以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三种。其中相对指标是两个绝对数之比,如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人口性别比等。选项A、C属总量指标,选项D属于平均指标。

  16.【答案】A

  【解析】货币市场主要供应短期资金,解决短期内资金余缺。

  17.【答案】C

  【解析】格雷欣法则是指在双本位货币制度下,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两种面值相同而实际价值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良币”必然被收藏、熔化或输出而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18.【答案】C

  【解析】该企业工资等级为四级的工人占全体工人的百分比为85%-50%=35%。

  19.【答案】A

  【解析】根据全国人大和国务院的有关规定,从2011年1月1日起,中央部门的教育收费收入作为本部门的事业收入纳入财政专户管理,交通运输部主管部门集中收入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其余中央部门预算外收入全部上缴中央国库,纳入公共预算管理。

  20.【答案】C

  【解析】社会经济制度是区分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

  21.【答案】C

  【解析】金融市场的基本功能有聚敛功能、配置功能、调节功能和反映功能。聚敛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引导众多分散的小额资金汇聚成为可以投入社会再生产的资金集合,发挥蓄水池的作用。金融市场的配置功能体现在三个方面:资源配置、财富再分配和风险再分配。调节功能是指金融市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作用。金融市场历来被认为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和气象台,是公认的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这实际上就是金融市场反映功能的写照。

  22.【答案】A

  【解析】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3.【答案】B

  【解析】假设1984年甲车间工人占总数比重为a,则乙车间为(1 -a),1985年甲车间比重增加b,则其所占比重为(a+b),乙车间所占比重为(1-a-b),其中a、b均为正数。 1984年全厂平均工资=120α+130(1-a)。 1985年全厂平均工资=120(a+b)+130(1–a-b)。整理可得到1984年全厂平均工资-1985年全厂平均工资=-10b。由于b>0,则差值为负,因此1985年全厂总平均工资比1984年全厂总平均工资会减少。

  24.【答案】B

  【解析】会计账簿按其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和备查账簿三种。序时账簿又称日记账,是按照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间的先后顺序逐日逐笔进行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是对全部经济业务事项按照会计要素的具体类别而设置的分类账户进行登记的账簿。分类账簿按照其反映指标时的详细程度分为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两种。备查账簿简称备查簿,是对某些在序时账簿和分类账簿等主要账簿中都不予登记或登记不够详细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补充登记时使用的账簿,是一种表外账簿。

  25.【答案】D

  【解析】公示催告期间最短不得少于60日;在公示催告期间转让票据权利的行为无效;公示催告案件由票据支付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公示催告申请人申请人民法院作出除权判决的,应自申报权利期间届满的次日起1个月内提出。

  26.【答案】B

  【解析】积累基金是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国民收入中主要用作追加的生产资金部分,即基本建设。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积累基金代表着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和长期利益。

  27.【答案】B

  【解析】比例税率的优点是计算简便,征收效率高,缺点是有悖于量能纳税原则。

  28.【答案】D

  【解析】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一国政府在社会保障政策上降低保障标准,则其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必然相对下降。

  29.【答案】B

  【解析】《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的质量提出了以下要求:可靠性、相关性、清晰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具有可比性。一方面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必须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和程序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和理由、变更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累计影响数在附注中说明,以便进行不同时期的纵向比较。另一方面要求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和会计处理办法,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以便在不同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

  30.【答案】C

  【解析】我国的行政诉讼具有如下特征:(1)行政案件由人民法院统一受理和审理;(2)人民法院审理的行政案件只限于就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发生的争议;(3)行政复议不是行政诉讼的前置阶段或者必经程序;(4)行政案件的审理方式原则上为开庭审理。

       以上就是来学小编五月整理的练习试题,更多考试相关资讯模拟试题等内容尽在来学网提升成绩,轻松拿证>>>速戳!!!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