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课堂:如果有一天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说明你“病了”

2020年06月04日 来源:来学网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可以终生从事的职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发展。心理咨询师是一个属于高阶层的职业,不仅体现在收入方面,而且在服务的人群方面也是如此。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咨询师课堂:如果有一天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说明你“病了”。

很多人都有收集物品的习惯,他们舍不得扔东西,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东西迟早有一天可以用上,事实上,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

囤积行为

心理学上把舍不得扔东西,囤积各种物品的行为定义为为囤积症,Smith学院心理学教授兰德·弗罗斯特和波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教授盖尔·斯泰吉蒂用了20年时间,对患有囤积症的人群做了大量的调查和行为动机研究,并在《物品:强迫性囤积和物品的意义》中,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剖析。

20年的时间里,他们和囤积者们一起工作、生活(包括下水道和垃圾场),结果发现,这些囤积者即使知道自己囤积的东西意义不大,仍然难以舍弃。在囤积行为出现的最初阶段,他们表现出了更强的分类意识和专注度。

而随着杂物的不断堆积,他们的身体和心理状态都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变得分散,经常处于焦虑不安中,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抑郁症的表现。

斯泰吉蒂(Steketee)教授试图将囤积行为和强迫行为相联系,囤积症是一种神经系统的疾病,这一点和强迫性心理障碍很相似。

囤积症患者喜欢不停地添置新东西,同时也舍不得扔掉旧东西,对于那些已经坏了无法再次使用的东西还是不愿意扔,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强迫行为了。

这种强迫的囤积行为是对自己心理创伤的一种弥补,他们有强烈的占有欲,内心的空虚只能通过囤积东西来填补。

但是,这个过程会让他们深陷焦虑之中,很可能会诱发精神类的疾病,许多的抑郁症患者早期正是明显的强迫症或者囤积症患者。

那么,如何改善这种症状呢?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从扔东西开始。

极简主义生活

西方社会有一句名言:“less is more.”其实这是一种典型的极简主义的生活观念。许多女生为了消费的快感会选择“买买买”,但是,等热情过去了,她们会发现有些东西自己根本用不上。

极简主义提倡的核心生活观念就是:虽然少,但是好。在我们经济能力的承受范围内,不断地减少数量,留下自己真正需要且喜欢的东西。

日本作家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中详细的教导了人们怎么扔东西,即只保留最能带给自己的幸福感的东西。事实上,整理后你会发现,你常用的东西也就那么几样。

当你给自己的家做了一个大减法以后,你会觉得无比的放松与舒适,同时你也可以将这种理念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减少不必要的社交,放弃过多的计划目标,做到极简生活。

心理学家乔治·米勒在文章《神奇的数字 7±2 》中明确指出,人类的大脑一次能够理解的内容和概念的数量是有限度的,在短时间内我们无法容纳超过 7±2 的记忆项目,超过界限之后的内容只会让我们觉得疲惫,从而产生无形的压力。

学会断舍离,让我们明白事情的轻重主次,毕竟,家的空间是有限的,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几百个手机联系人和堆满的衣橱都不会使我们快乐,而这种好像拥有很多的错觉才是我们不幸福的根本原因。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来学网考试同步题库、模拟试题、快来做题吧!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