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课堂:开学了,学生心理一时难适应?给你带来小妙招

2020年05月21日 来源:来学网

经历了疫情下的漫长假期,终于迎来了开学。经历了漫长假期的孩子们,在面对学习时,难免会拖拖拉拉、注意涣散,甚至还会有些茫然,许多家长又为此焦虑了起来。今天的心理咨询师课堂,我们来讲讲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后疫情时代的开学心理适应!

亲爱的爸爸妈妈们,大家好。经历了疫情下的漫长假期,终于可以把小神兽们送回美丽的校园了,你们的心情是不是也很美丽?可是也有不少家长说,这样的高兴劲儿没能持续几天吧,经历过长长假期的孩子们,在面对学习时,难免作业拖延、注意涣散,甚至还会有些茫然有些“丧”呢,这让爸爸妈妈们又不免焦虑起来。

大家的担心并非多余,孩子如果不能及时适应开学生活,长期处于不理想的学习状态,就会陷入习得无助中,对学习产生无望感,就像那个叫阿通的男孩一样。假设数学是一个闯关游戏,阿通在第四关尝试了很多遍,不管怎么努力,仍然过不了,阿通对数学充满了绝望,认为老天一定是给他关上了这扇窗。于是,他选择直接放弃了。这种经历多次失败后,日积月累产生的自我怀疑,继而产生无能为力的心理和行为,就叫做“习得性无助”。

生活中,习得性无助的例子是相当常见。比如,反正我怎么努力,我都学不会,我再也不要学数学了。练了这么久,还是打不好,我不想再打羽毛球了……习得性无助往往容易导致自我怀疑,放弃目标,严重的甚至会抑郁焦虑。

那么如何远离习得性无助,帮助孩子点亮学习中的希望感呢?不妨来试试这三招。

第一招 期望+赏识=幸福的未来

我们怎样看待孩子,孩子就会成为怎样的人。你,相信这句话吗?

让我们邀请20世纪发展心理学领域的一位顶级大咖罗森塔尔来为我们作解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就此问题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的开学典礼上,罗森塔尔告知老师,他精心挑选了一部分智商超群的小孩,剩余的小孩则没有专门的介绍。随着学期的推进,这批被罗森塔尔称之为智商超群的小孩,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要比其他孩子高很多,但在学期末的时候,罗森塔尔进行了澄清,这两批孩子是他随机挑选的。

这让老师们感到非常诧异,在罗森塔尔的研究中发现,老师如果一开始就相信学生的能力很强,那么相对应学生的表现也会更好,所以这个情况也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的“随手一指”点亮了实验中那些孩子的希望感,让他们自觉在学习中变得更积极,更投入。家庭教育中更是如此,父母可以先从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做起。当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时,不说你真棒,而说你很会合理安排时间。当孩子做不出题目时,不说你真笨,而说妈妈看到了你的努力。

在与孩子沟通中,我们还要特别警惕“超限效应”。当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我们的父母经常会一次、两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对这同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这会导致孩子从一开始的内疚不安,到后来的不耐烦,然后到最后的反感讨厌。被逼急以后,甚至还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的行为,在心理学上,这叫做“超限效应”,这警示家长,对孩子的批评决不能超过限度,应该对孩子采取“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的教育方式。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一个错误被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抱怨导致对立、失败,赏识则能提升孩子的希望感。不是好孩子才被赏识,而是赏识使孩子越来越好!相信——你的期待,就是孩子的未来。

第二招 成就+掌握=不竭的动力

有没有曾经对孩子说过类似这样的话:“如果这次考了前10名,就奖励你10元钱。”“如果被老师表扬,就奖励你一个玩具”。这些物质奖励和诱惑,虽然能在短时间内起到促进作用,但也许大家没有意识到,它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削减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弱化孩子学习的内部动机。

有个故事说,有一群熊孩子总在一位老人家门口追逐打闹,喧哗的吵闹声使老人无法好好休息,在屡禁不止的情况下,老人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一天,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0美分,跟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打闹,老人又出来了,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第三天,老人就给了每个孩子2美分。孩子们马上不乐意了,一天才2美分,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老人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他把孩子的内部动机——从一开始的为自己快乐地玩,变成了后来的外部动机——为得到美分而玩。而他操控着美分这个外部因素,所以也就操控了孩子们的行为。这在心理学上叫“德西效应”。

比外在物质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学习中收获成就感,拥有掌控感,这会有效提升孩子对学习的兴趣、希望感和投入度。

在这里,把史上公认的最有效的“费曼学习法”推荐给大家。先来看一组数据,它展示了不同的学习方式,两周后记忆的留存率。当你只是听课或阅读,两周后,你只会记得30%以下的内容,而当你讨论、实践、教会他人时,两周后你的记忆留存率甚至能高达90%。

所以我们可以做的是,给孩子创造机会,经常让孩子当你的小老师,把学到的知识讲给你听。这种输出式的学习方式,会让学习效果得到明显提升,也会开启孩子的学习小马达。

第三招 积极+坚持=美好的希望

在学习中,孩子难免遇到困难,有些孩子在受挫后,会有无能为力感,会较长时间地陷于负性情绪中。那么如何把孩子的心锻炼得足够strong,在面对困境时,能保持积极的状态并找到方法改变处境呢?

不如做一做这个简单有趣的小活动——每日小星星。像这样,每天在“每日星星表”中记录5件学习上的小事。其中,三件是已经做到的事,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或让自己感到很愉悦的事。另外两件是想要在近几天去努力完成的事。然后用彩笔给自己的星星涂上符合心境的颜色。

记录星星表的过程,其实就是梳理学习、整理心绪、排解情绪的过程。当孩子记录完一大张星星表后,会发现那一颗颗五颜六色、与众不同的星星记录着自己的努力、收获与目标,每一颗星星都写满了希望与动力。

即将开学,面对第一轮返校的初三和高三的学子们,小编想说:我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终于等到返校的时间了!”不久后要迎接的中考和高考,它是人生中的一个台阶,也是对我们的一次全面的考验。

在居家学习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你是坚持宅家自律学习呢?还是偶有松懈自寻乐趣了呢?不管过去的时间里你是怎样的,返校后我们要按下重启键,调整自己的节奏,不枉青春韶华,奋斗一把!

那该如何调整身心以最佳的状态迎接学习呢?心理专家们献上妙计来与大家分享。

正确看待中考和高考

建立积极信念

面对中、高考,我们可能内心会弹出很多对自己的对考试的看法,有些可能是消极的,它会让我们产生不自信、没价值或自己不完美的这些想法;而积极信念会带给我们乐观向上、价值感、勇气和行动力。那如何建立积极信念呢?

罗列积极信念清单

罗列时要求语句简短明了、直接;用现在进行时或现在时;避免否定的表述方式。通过罗列积极信念清单来帮助自己强化积极信念,比如下表:

五问法转消极信念为积极信念

如果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些拉低内心能量的想法,那就可以问问自己:

(1) 客观地回忆是否有足够多的证据来证实这个信念?

(2) 它时时刻刻,随时随地都应验吗?

(3) 它是否还有积极的一面呢?

(4) 这个信念对自己有好处吗?能帮助自己健康,拥有好心情吗?

(5) 这个信念是怎么来的呢?

感受积极信念带给自己的美好感受

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放松练习,默念积极信念,想象如愿以偿后的场景,美好的体验会强化积极信念在头脑中的着落。

保持积极平稳的情绪

面对重要事件,情绪起波澜是很正常的,保持积极平稳的情绪会带给我们良好的解题状态。

大家面对考试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焦虑,所以在此给大家打开第二个锦囊:缓解焦虑三步法

觉察情绪

以舒适的姿势坐下来,挺直腰背,关注自己的呼吸,可以通过数呼吸(吸气数“1”、呼气数“2”)与自己的呼吸在一起片刻,找到呼吸的自然节奏,简单地注意到呼吸的来来去去,吸气~呼气~…,感受内心升起的情绪是什么。

接纳情绪

有时候某些情绪会让我们很不安,很想快点把它推开。但这个时候,恰恰需要我们接纳它而不是把它推开。当我们辨认出情绪时,不去评判它,无论出现什么都接纳,那么这种情绪就会乖乖听话变得温和。

转化情绪

任何一种情绪都只是我们的一部分,并不是我们的全部。如果觉察到焦虑,那就承认它接受它,让它像流水一样淌过。接着想象吸气时将愉悦的情绪吸入,呼气时不愉悦的情绪被带出,让自己的心情慢慢地变得平和。

实施自我提升的行动

前面的妙计是否有效呢?再与小编一起来说说最后的妙计:日记打卡

同学们可以每天给自己赋能,通过简单的日记告诉自己每一天都在哪些方面进步了一点点?与其思虑三千,不如行动一秒,所以提升自己的行动力务必要快速、坚持。另外还可以约请几位学习伙伴,互相监督。

>>更多考试咨询可登录来学网、>>海量试题随时随地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