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课堂:为什么你总是怕别人不高兴?

2020年04月25日 来源:来学网

有的人只要身边有人不高兴,就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问题。久而久之,这种心理模式会开始泛化,不仅仅是父母,连周围的朋友,甚至所有认识或者接触的人情绪不好时,都忍不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那么今天的心理咨询课堂就来说说为什么你总是怕别人不高兴?

01

生活中,很多人发现自己有这样一个问题:

总是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比如一群人在一起时,如果其中有人闷闷不乐,看起来心情不好,TA就忍不住想:

这个人为什么不高兴呢?

难道我刚才说错了什么话,或者做错了什么事?

这种感觉既微妙,又偏执,仿佛全世界人的不开心都与你有关,你也知道这很没有道理,但就是忍不住这样去想。

02

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种心理边界模糊的表现。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边界,它就像一条护城河一样将自己与他人区别开来。

如果一个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会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不同,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知道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别人的。

为别人的情绪和感受负责,就是一种越界的行为。

有人不开心,可能是TA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可能是昨晚失眠没有睡好,也可能是其它的什么原因。

这些都与你无关,并不是你离人家近,就是你的责任。就像并不是医生帮产妇接生孩子,就自然成了孩子的爸爸一样。

但问题是,为什么有的人会有这么奇怪的想法,总是忍不住要为别人的情绪负责呢?

如果深究的话,还是要追溯到他们的童年经历上来。

03

《童年之谜》的作者罗尼·索兰曾说过这样的话:

“每一个成年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孩童。这个隐藏的孩童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回荡,影响我们对当下情景的反应。”

那些爱为别人的情绪负责的人,也不是他们想这样想,而是他们的童年经历决定了他们不得不这样想。

比如有的人父母关系不好,爸爸妈妈经常在照顾孩子的琐事上吵架甚至动手打架。

这个时候,孩子自然会认为自己是父母感情不和的导火索,都是因为自己才造成了家庭里的“战争”,自己是问题的根源。

另外,有的父母虽然很少吵架,但是他们经常向孩子灌输这样的意识:

都是为了照顾你,所以我才这么辛苦,这么累,这么不快乐。

时间久了,孩子就会觉得只要父母不开心,就是自己的问题。

时间再长一点,这种心理模式会泛化,不仅仅是父母家人,连周围的朋友,甚至所有身边的人情绪不好时,都忍不住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这种错位的边界意识会让人很不舒服,并且内心充满了冲突。

你会发现不管做什么事,脑海里都会冒出两个小人打架。

一个不断提醒你,别人不高兴了,都是你的错,你以后要多注意,多反思自己,不要再影响和伤害别人,另一个则会提醒你,为什么总是这样讨好别人?

这样的冲突会不断消耗我们的经历,让我们精疲力尽。

04

那么,怎样才能从这种状态里摆脱出来呢?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核实一下,直接去问对方:

“我看你情绪有点不太好,发生什么事情了吗?”

简单的一句话,既显示了你对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又避免了自己像闷葫芦一样在那里胡思乱想,凭空生出很多无端的内心戏来,可谓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当然,也有一些时候并不方便去问,这时你可以对自己进行一些自我暗示。

比如当你发现又在为别人的情绪而忐忑不安时,就对自己暗暗地说这样的话:

如果有人无缘无故的不高兴或者情绪不好,那是他们自己的问题,而不是你的事,你不要急着把所有问题的责任都揽在自己身上。你不是世界的中心,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这样一想想,你的内心或许就会安宁许多。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