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习题】2020年主管护师考试试题及答案: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1

2020年01月13日 来源:来学网

  一、A1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脏骤停的病因包括心脏病(以冠心病最多见)、严重的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意外事件、药物中毒或过敏、某些治疗、手术或麻醉意外。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脏骤停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起病4小时内升高,16~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其诊断特异性高。此外,CK-MB高峰出现时间是否提前有助于判断溶栓治疗是否成功。

  肌酸激酶(CK)起病6小时内升高,24小时达高峰,3~4日恢复正常。乳酸脱氢酶(LDH)起病8~10小时升高,2~3日达高峰,1~2周恢复正常。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起病6~12小时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6日恢复。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高级神经中枢功能失调在高血压发病中占主导地位,反复过度紧张与精神刺激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使心排出量和外周血管阻力增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的定位和范围可根据出现特征性改变的导联数来判断:V1~V5导联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V1、V2、V3导联示前间壁心肌梗死,V3~V5导联示局限前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示下壁心肌梗死,Ⅰ、aVL导联示高侧壁心肌梗死,V7~V8导联示正后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伴右胸导联ST段抬高,可作为下壁心肌梗死并发右室梗死的参考指标。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急性期可见

  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反映心肌损伤),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②宽而深的Q波(反映心肌坏死),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③T波倒置(反映心肌缺血),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使左、右冠状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得到清楚的显影,发现各支动脉狭窄性病变的部位并估计其程度。一般认为,管腔直径减少70%~75%以上会严重影响冠脉血供,50%~70%也具有一定临床意义。本检查具有确诊价值,并对选择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极为重要。目前已成为确诊冠心病的主要检查手段。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绞痛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冠心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分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目前认为脂质代谢异常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冠心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分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9、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及病变严重程度、心肌缺血程度,1979年WHO将本病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亦称隐匿型冠心病。病人无自觉症状,而静息或负荷试验时心电图有心肌缺血性表现(ST段压低、T波低平或倒置),或心肌灌注不足的核素心肌显像表现。

  (2)心绞痛:有发作性胸骨后疼痛,为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心肌可无组织形态改变或有纤维化改变。

  (3)心肌梗死:由于冠状动脉闭塞以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症状严重,常伴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

  (4)缺血性心肌病:临床表现与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类似,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为长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肌纤维化所致。

  (5)猝死:因原发性心脏骤停而猝然死亡,多为缺血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严重室性心律失常所致。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冠心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分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1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脏骤停后各重要脏器对缺氧的耐受性不同,其中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只有6分钟,因此抢救时应争分夺秒。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脏骤停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1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病主要累及大型及中型的肌弹力型动脉,以主动脉、冠状动脉及脑动脉为多见,常导致管腔闭塞或管壁破裂出血等严重后果。

  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本病常伴有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或糖尿病等。脑力劳动者较多见,对健康危害甚大,为老年人主要病死原因之一。

  B.血脂异常C.糖尿病D.高血压E.肥胖 这些都是人们可以预防的,但是年龄是没有预防的。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冠心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分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12、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CK、AST、LDH增高,白细胞增多,红细胞沉降率加快,C反应蛋白增加。血清病毒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或补体结合抗体需反复测定,发病后3周间的2次血清抗体滴度呈4倍增高。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肌梗死急性期可见

  ①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反映心肌损伤),在面向坏死区周围心肌损伤区的导联上出现;

  ②宽而深的Q波(反映心肌坏死),在面向透壁心肌坏死区的导联上出现;

  ③T波倒置(反映心肌缺血),在面向损伤区周围心肌缺血区的导联上出现。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48小时后白细胞升高(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多,嗜酸性粒细胞减少;红细胞沉降率增快;C反应蛋白增高。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X线检查:急性者可见肺淤血或肺水肿征;慢性者可见心脏外形呈靴型(主动脉型),主动脉弓突出,搏动明显。左心衰竭时有肺淤血征象。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运动负荷试验:运动中出现典型心绞痛,心电图有ST段水平型或下斜型压低≥0.1mV,持续2分钟即为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绞痛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7、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超声心动图:M型显示二尖瓣前叶或室间隔舒张期纤细扑动,是可靠的诊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征象。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8、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室颤动心电图特征:QRS波群与T波消失,呈完全无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形状、频率、振幅高低各异。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1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健康人常在吸烟,饮茶、咖啡、酒,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等情况下发生;某些病理状态,如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贫血、心肌缺血、心力衰竭、休克以及应用肾上腺素、阿托品等药物亦常引起窦性心动过速。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先天性畸形:先天性二叶瓣畸形为成人孤立性主动脉瓣狭窄的常见病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主动脉瓣狭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大量研究表明,我国北方人群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约12~18g,南方为7~8g,膳食钠摄入量与血压显著相关性,北方人群血压水平高于南方。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室性心动过速多见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的病人,最常见于冠心病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其他如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脏瓣膜病、电解质紊乱等,亦有个别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主动脉瓣狭窄直接引起左心室后负荷加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引起左心室前负荷增加,二尖瓣狭窄引起左心房后负荷增加,二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左心房和左心室的前负荷增加,三尖瓣关闭不全引起右心房和右心室的前负荷增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主动脉瓣狭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风湿性炎性病变使瓣叶僵硬、变性、瓣缘卷缩、连接处融合及腱索融合缩短,使心室收缩时两瓣叶关闭不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左心房增大,伴肺淤血。慢性重度反流常见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左心室衰竭时可见肺淤血和间质性肺水肿征。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二尖瓣关闭不全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6、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风湿热:是最常见的病因。2/3的感染者为女性,约半数病人无明显急性风湿热史,但大多有反复链球菌性扁桃体炎或咽炎史。病人在急性风湿热后,至少2年才能形成二尖瓣狭窄,多次发生风湿热出现狭窄较早。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二尖瓣狭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常成人的二尖瓣口面积约4~6cm2。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二尖瓣狭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房性期前收缩:①P波提前发生,其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提前发生的P波PR间期大于0.12秒;②提前的P波后继以形态正常的QRS波;伴室内差异性传导时QRS波可宽大畸形;③代偿间歇不完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心房颤动:①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间隔不均匀,形态、振幅均变化不定的F波;②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每分钟100~160次;③QRS波形态一般正常,伴有室内差异性传导或原有束支传导阻滞者QRS波群可增宽、变形。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0、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室扑动与颤动常为器质性心脏病及其他疾病病人临终前发生的心律失常,临床多见于急性肌梗死、心肌病、严重低血钾、洋地黄中毒以及胺碘酮、奎尼丁中毒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超声心动图是确定诊断和判定狭窄程度的重要方法。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主动脉瓣狭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健康人过度疲劳、情绪紧张、吸烟过多、饮酒或饮浓茶时会出现期前收缩。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有些病人呼吸困难在夜间熟睡后1~2小时发生,病人突然因严重胸闷、气急而憋醒,被迫坐起,称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3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窦性心动过缓常见于健康青年人、运动员与睡眠状态;亦可见于颅内疾患、严重缺氧、甲状腺功能减退、阻塞性黄疸、服用洋地黄及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胺碘酮、钙通道阻滞剂等。在窦房结病变、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等器质性心脏病中亦常见窦性心动过缓。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5、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室性期前收缩:①提前出现的QRS波群,时限超过0.12秒,宽大畸形,其前无P波;②ST-T与主波方向相反;③代偿间歇完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射血分数可反映心脏收缩功能,正常射血分数>50%。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7、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压力负荷过重:见于使左、右心室射血阻力增加的疾病如高血压、肺动脉高压、主动脉及肺动脉瓣狭窄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8、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力衰竭的临床类型:按其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按其发生部位分为左心、右心和全心衰竭;按其有无舒缩障碍分为舒张性和收缩性心力衰竭。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9、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急性心力衰竭病因

  ①与冠心病有关的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室间隔破裂穿孔、乳头肌梗死断裂等。

  ②感染性心内膜炎引起的瓣膜穿孔、腱索断裂所致瓣膜性急性反流。

  ③高血压性心脏病血压急剧升高,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出现快速性心律失常或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

  ④输液过快过多突然加重心脏前负荷。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4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水肿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一般病人易出现在双下肢,卧床病人常出现于枕部、肩胛部及腰骶部等,严重水肿病人可出现胸腔和腹腔的积液。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4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①中心性发绀:多由于肺淤血、肺水肿等原因造成肺氧合不足,使体循环毛细血管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引起。

  ②周围性发绀:由于周围循环血流障碍,血流缓慢,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在组织中过多消耗引起,常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严重休克等。

  ③混合性发绀:临床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发生发绀时既可为中心性,也可为周围性,称为混合性发绀。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42、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心脏:处于循环系统的中心,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由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四个心腔组成,同侧房室间有房室瓣相通,左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二尖瓣,右房室之间的瓣膜称三尖瓣。心脏有节律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循环,腔静脉回流来的含氧量低的血液泵入肺动脉,将自肺静脉回流来的含氧量高的血液泵入主动脉,供应全身脏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43、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窦性心律P-R间期的正常范围为0.12~0.20秒,此题为记忆性题。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44、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静脉将血液从组织汇入心脏,管壁较薄、管腔较大,能容纳很大的血量,又称“容量血管”。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45、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劳力性呼吸困难常为左心衰竭所致的呼吸困难的早期表现,在体力活动时发生或加重,休息后可缓解,系体力活动使静脉回流量增多而加重肺淤血的结果。随病情的进展会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重者出现阵咳、咳泡沫痰,伴肺部哮鸣音,又称“心源性哮喘”,端坐呼吸往往发生在心功能不全后期。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46、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脏传导系统能节律地发放冲动,并将冲动迅速传到普通心肌使之兴奋而收缩,其中窦房结具有最高的自律性。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47、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容量负荷过重:见于心脏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反流,如主动脉瓣、二尖瓣关闭不全;左、右心或动静脉分流性先天性心血管病如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此外,伴有全身血容量增多或循环血量增多的疾病如慢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48、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和普肯耶纤维,负责心脏正常冲动的形成和传导。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49、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电图检查时红色导线连接在右上肢。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50、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脏传导系统的细胞均能发出冲动,但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成为正常人心脏的起搏点。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51、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尖瓣狭窄的检查特点。超声心动图检查可确诊二尖瓣狭窄,M型超声心动图显示二尖瓣增厚,呈“城墙样改变”,前后叶同向运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二尖瓣狭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5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心悸主要发病原因包括:

  ①心律失常,是引起心悸的重要因素,如各种原因导致的心动过速、心动过缓、期前收缩、心房纤颤等。

  ②心脏搏动增强,多见于贫血、高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及各种疾病所致的心室肥大病人。

  ③心脏神经官能症。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5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肌梗死急性期可见异常宽而深的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及T波倒置。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急性心肌梗死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54、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房颤动心电图表现为:

  ①P波消失,代之以350~600次/分、间隔不均匀、形状、大小不同的f波;

  ②QRS波群间隔绝对不规则,心室率通常在100~160次/分;

  ③QRS波形态一般正常。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55、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下列影响血流阻力的主要因素是小动脉和微动脉口径。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56、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循环系统的体液调节。儿茶酚胺、钠和钙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乙酰胆碱、钾、镁及心肌抑制因子等则起相反作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5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心脏的血管。心脏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3种。动脉又称阻力血管,主要输送血液;毛细血管又称功能血管,是血液和组织液交换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场所;静脉又称容量血管,汇集从毛细血管来的血液,运送回心脏。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58、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心脏自身的供血,心脏的营养主要由冠状动脉来供给,冠状动脉分为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其中左冠状动脉分支为前降支和回旋支两大支。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59、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各种病毒都可以引起心肌炎,临床上绝大多数病毒性心肌炎由柯萨奇病毒A、B,ECHO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流感病毒和HIV等引起,尤其是柯萨奇病毒B感染占多数。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病毒性心肌炎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60、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易患因素包括血清胆固醇升高、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吸烟、饮酒。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冠心病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分型”知识点进行考核】

  61、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肺淤血的有无及其程度能直接反映心功能状态。早期肺静脉压增高时,主要表现为肺门血管影增强;肺动脉压力增高时可见右下肺动脉增宽,进一步出现肺间质水肿可使肺野模糊;Kerley B线是在肺野外侧清晰可见的水平线状影,是肺小叶间隔内积液的表现,是慢性肺淤血的特征性表现;急性肺泡性肺水肿时肺门呈蝴蝶状,肺野可见大片融合的阴影。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62、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瓣膜病。心脏瓣膜病变中,最常受累者为二尖瓣,其次为主动脉瓣。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二尖瓣狭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63、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 Ⅱ度房室传导阻滞,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相邻的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P波后QRS波群脱落;包含QRS波群脱落的RR间期比正常窦性PP间期短。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各型心律失常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心电图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64、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心脏的传导系统。心脏的传导系统是由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组成,主要功能是产生并传导冲动,维持心脏正常节律。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结间束、房室结、希氏束、左右束支及其分支和普肯耶纤维网。窦房结具有最高的自律性。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65、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循环系统的神经调节。调节循环系统的神经有两组,一组是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肾上腺素能的α和β受体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周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另一组是副交感神经。兴奋时通过乙酰胆碱能受体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减弱,周围血管扩张,血压降低。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知识点进行考核】

  6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选项中的疾病均可导致胸痛的发生,但循环系统疾病导致的心前区疼痛常由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为最常见原因。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症状评估”知识点进行考核】

  67、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风湿性心瓣膜病最常侵犯的瓣膜是二尖瓣,其次是主动脉瓣。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二尖瓣狭窄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二、A2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A、B、C、E都是高血压的发病因素,只有D不是,所以选择D。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E

  【答案解析】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管腔狭窄和痉挛是心绞痛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冠脉腔狭窄和(或)部分分支闭塞时,冠状动脉扩张能力减弱,血流量减少,对心肌供血处于相对固定状态。当心脏负荷突然增加时,冠脉不能响应扩张以满足心肌需血量;或是各种原因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不能满足心肌需血量,心肌在缺血、缺氧情况下产生的代谢产物,刺激心脏内的传入神经末梢而产生心绞痛。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绞痛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题干除了“抽血:K+2.11mmol/L,CO220.3mmol/L”均低于正常值,没有其他提示,故此患者产生心脏骤停的原因是严重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心脏骤停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进行考核】

  4、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此题考查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诊断,由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使左心室代偿性肥大扩张,由于左心室明显增大,心尖搏动增强,故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有心悸表现。查体可见颈动脉搏动明显,脉压增大,左室扩大等,故该病人诊断为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5、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呼吸道感染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肌细胞的损伤,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心脏负荷加重,从而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6、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X线检查根据心影大小及外形间接反映心功能状态;超声心动图中射血分数可反映心脏收缩功能,评估心脏功能;有创性血流动力学检查可计算心脏指数,直接反映心脏功能;放射性核素心血池显影可帮助判断心室腔大小,计算出射血分数和左心室最大充盈速率。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三、A3/A4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正常成人二尖瓣瓣口面积为4~6cm2。瓣口面积减至2.0cm2以下为轻度狭窄,瓣口面积小于1.5cm2为中度狭窄,小于1cm2时为重度狭窄。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尖瓣狭窄的诊断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为明确和量化诊断二尖瓣狭窄的最可靠方法。M型超声心动图示EF斜率降低,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双峰消失,呈城墙样改变。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狭窄瓣膜的形态和活动度,测量瓣口面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实时观察二尖瓣狭窄的射流。食管超声对左心房附壁血栓的检出意义极大。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二尖瓣狭窄的诊断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为明确和量化诊断二尖瓣狭窄的最可靠方法。M型超声心动图示EF斜率降低,二尖瓣前叶活动曲线双峰消失,呈城墙样改变。二维超声心动图可显示狭窄瓣膜的形态和活动度,测量瓣口面积。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可实时观察二尖瓣狭窄的射流。食管超声对左心房附壁血栓的检出意义极大。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四、B

  1、

  【正确答案】 D

  【答案解析】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肌酸磷酸激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升高,其中肌酸磷酸激酶是出现最早、恢复最早的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PK-MB)为心肌所特有,故具特征性。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急性胰腺炎可有血淀粉酶的升高。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2、

  【正确答案】 D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了心功能分级的另一种方式:即根据临床客观检查如心电图、X线、负荷试验、超声心动图等来评估病人的心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划分为4级:A级:无任何心脏、血管疾病的客观依据;B级:客观检查示有轻度心脏、血管疾病;C级:客观检查示有中度心脏、血管疾病;D级:客观检查示有严重心脏、血管疾病。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3、

  【正确答案】 B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A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 这组题考查了发钳的分类和原理。肺水肿患者发生严重的肺循环淤血,导致氧和不足,引起的发绀称为中心性发绀;缩窄性心包炎患者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在组织中过多消耗引起氧和血红蛋白减少,还原血红蛋白增多属于周围性发绀;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发绀属于混合性发绀。

  【该题针对“基础知识-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及发病机制、辅助检查”知识点进行考核】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