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金牌考点】普通外科学主治医师专业知识章节重点:静脉疾病

2018年02月08日 来源:来学网

第四节静脉疾病

静脉疾病比动脉疾病更为常见,好发于下肢。主要分为两类:下肢静脉逆流性疾病,如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包括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如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的解剖与血流动力学具有不同于动脉的特性,在静脉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影响。

一、解剖结构与血流动力学

下肢静脉解剖下肢静脉由浅静脉、深静脉、交通静脉和肌肉静脉组成。①浅静脉,有大、小隐静脉两条主干。小隐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外侧,自外踝后方上行,逐渐转至小腿屈侧中线并穿人深筋膜,注人腘静脉,可有一上行支注人大隐静脉。大隐静脉是人体最长的静脉,起自足背静脉网的内侧,经内踝前方沿小腿和大腿内侧上行,在腹股沟韧带下穿过卵圆窝注人股总静脉。大隐静脉在膝平面下,分别由前外侧和后内侧分支与小隐静脉交通;于注人股总静脉前,主要有五个分支:阴部外静脉、腹壁浅静脉、旋骼浅静脉、股外侧静脉和股内侧静脉。② 深静脉,小腿深静脉由胫前、胫后和排静脉组成。胫后静脉与胖静脉汇合成一短段的胫腓干,后者与胫前静脉组成腘静脉,经腘窝进人内收肌管裂孔上行为股浅静脉。在小粗隆平面,股深静脉与股浅静脉汇合为股总静脉,于腹股沟韧带下缘移行为骼外静脉。③ 小腿肌静脉,分为:排肠肌静脉和比目鱼肌静脉,直接汇人深静脉。④ 交通静脉,穿过深筋膜连接深、浅静脉。小腿内侧的交通静脉,多数位于距足底(13±1 ) cm , (18±1 )cm 和(24±1 ) cm 处;小腿外侧的交通静脉大多位于小腿中段。大腿内侧的交通静脉大多位于中、下1 / 3 。

静脉壁结构 静脉壁由内膜、中膜和外膜组成。内膜由内皮细胞与内膜下层组成;中膜含有平滑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网,与静脉壁的强弱及收缩功能相关;外膜主要为结缔组织,内含供应静脉壁的血管、淋巴管与交感神经的终端。与动脉相比,静脉壁薄,肌细胞及弹性纤维较少,但富含胶原纤维,对维持静脉壁的强度起着重要作用。静脉壁结构异常主要是胶原纤维减少、断裂、扭曲,使静脉壁失去应有强度而扩张。

静脉瓣膜 瓣膜由两层内皮细胞折叠而成,内有弹力纤维。正常瓣膜为双叶瓣,每一瓣膜包括瓣叶、游离缘、附着缘和交会点,与静脉壁构成的间隙称瓣窦。瓣窦部位的静脉壁较非瓣膜附着部位薄且明显膨出,使静脉外形如竹节状。越是周围静脉瓣膜数量越多、排列越密集。静脉瓣膜具有向心单向开放功能,关闭时可忍受200 mmHg 以上的逆向压力,足以阻止逆向血流。瓣膜结构异常可有:先天性,如小瓣膜、裂孔、缺如等;继发性,如血栓形成使瓣膜遭致破坏;原发性,长期逆向血流冲击,使瓣膜逐渐变薄、伸长、撕裂,最后发生增厚、萎缩。

血流动力学 静脉系统占全身血量的64%,因此又称为容量血管,起着血液向心回流的通路、贮存血量、调节心脏的流出道及皮肤温度等重要生理功能。在下肢,浅静脉占回心血量的10%~15% ,深静脉占85%~90%。下肢静脉血流能对抗重力向心回流,主要依赖于:① 静脉瓣膜向心单向开放功能,起向心导引血流并阻止逆向血流的作用。② 肌关节泵(musde and articular pump )的动力功能,驱使下肢静脉血流向心回流并降低静脉压,因此又称“周围心脏(peripheral heart ) ”。③ 其他因素:胸腔吸气期与心脏舒张期产生的负压作用,对周围静脉有向心吸引作用;腹腔内压升高及动脉搏动压力向邻近静脉传递,具有促使静脉回流和瓣膜关闭的作用。下肢静脉压与活动与否密切相关。以踩部平均静脉压为例,在静息态仰卧位时仅12~18 mmHg ,坐位时升至56 mmHg ,立位时高达85 mmHg 。下肢活动时,小腿肌泵每次收缩排血量30~40ml ,使肌组织血容量降低50%,足部静脉压下降60%~80%。因此长时间的静息态坐、立位,下肢远侧的静脉处于高压与疲血状态。

病理生理 下肢静脉疾病的血流动力学主要变化是主干静脉及毛细血管压力增高。前者引起浅静脉扩张,后者造成皮肤微循环障碍,引起毛细血管扩大和毛细血管周围炎及通透性增加;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等渗入组织间隙及毛细血管内微血栓形成;由于纤溶活性降低,渗出的纤维蛋白积聚并沉积于毛细血管周围,形成阻碍皮肤和皮下组织摄取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质的屏障,造成局部代谢障碍,导致皮肤色素沉着、纤维化、皮下脂质硬化和皮肤萎缩,最后形成静脉性溃疡。由于血清蛋白渗出及毛细血管周围纤维组织沉积,引起再吸收障碍和淋巴超负荷,导致下肢浮肿。小腿下内侧的皮肤、皮下组织的静脉血流,除了部分经隐静脉回流外,主要是经交通静脉直接向深静脉回流。这一区域的深静脉血柱重力最大;交通静脉又在肌泵下方,当肌泵收缩时所承受的反向压力最高,容易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因此静脉性溃疡常特征性地出现于该区。当静脉内压力增高、浅静脉开始扩张时,外膜内感觉神经末梢受刺激,可有酸胀不适和疼痛感觉。

二、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

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 CVI )是一组由静脉逆流引起的病征,除了下肢沉重、疲劳、胀痛等症状外,临床表现有七类:有自觉症状,但无明显体征;毛细静脉扩张或网状静脉扩张;浅静脉曲张;踝部和(或)小腿浮肿;皮肤改变:色素沉着、湿疹、皮下脂质硬化或萎缩;皮肤改变及已愈合的溃疡;皮肤改变及活动期静脉性溃疡。根据病因可分为三类:先天性瓣膜结构及关闭功能异常;原发性浅静脉或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继发性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静脉外来压迫等)。根据病变涉及的范围分为三类:单纯累及浅静脉;同时涉及交通静脉;浅静脉、交通静脉及深静脉均已累及。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可以分为:静脉逆流;静脉阻塞引起回流障碍;二者兼有。因此除了有明显下肢浮肿的病人需与淋巴水肿鉴别外,对以浅静脉曲张为主症者,均应通过体检及多种特殊检查,从临床表现、病因分类、解剖定位及病理生理改变四个方面作出判断。本节对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和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详述如下。

(一)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primary lower extremity varicose veins ) 系指仅涉及隐静脉,浅静脉伸长、迂曲而呈曲张状态,多见于从事持久站立工作、体力活动强度高,或久坐少动者。

病因和病理生理 静脉壁软弱、静脉瓣膜缺陷及浅静脉内压升高,是引起浅静脉曲张的主要原因。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缺陷,与遗传因素有关。长期站立、重体力劳动、妊娠、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等后天性因素,使瓣膜承受过度的压力,逐渐松弛,不能紧密关闭。循环血量经常超负荷,亦可造成压力升高,静脉扩张,而形成相对性瓣膜关闭不全。当隐—股或隐—腘静脉连接处的瓣膜遭到破坏而关闭不全后,就可影响远侧和交通静脉的瓣膜。由于离心愈远的静脉承受的静脉压愈高,因此曲张静脉在小腿部远比大腿部明显。而且病情的远期进展比开始阶段迅速。

临床表现和诊断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以大隐静脉曲张为多见,单独的小隐静脉曲张较为少见;以左下肢多见,但双侧下肢可先后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肢浅静脉扩张、迂曲,下肢沉重、乏力感。可出现踝部轻度肿胀和足靴区皮肤营养性变化:皮肤色素沉着、皮炎、湿疹、皮下脂质硬化和溃疡形成。

根据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表现,诊断并不困难。下列传统检查有助于诊断:① 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 试验);病人平卧,抬高患肢使静脉排空,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然后让病人站立,迅速释放止血带,如出现自上而下的静脉逆向充盈,提示瓣膜功能不全。应用同样原理,在腘窝部扎止血带,可以检测小隐静脉瓣膜的功能。如在未放开止血带前,止血带下方的静脉在30 秒内已充盈,则表明有交通静脉瓣膜关闭不全。② 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 试验):用止血带阻断大腿浅静脉主干,嘱病人用力踢腿或作下蹬活动连续10 余次,迫使静脉血液向深静脉回流,使曲张静脉排空。如在活动后浅静脉曲张更为明显,张力增高,甚至有胀痛,则表明深静脉不通畅。必要时选用超声多普勒、容积描记、下肢静脉压测定和静脉造影检查等,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变性质。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诊断,必须排除下列几种疾病才能确立:① 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症状相对严重,超声多普勒检查或下肢静脉造影,观察到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的特殊征象。②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遗综合征: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浅静脉扩张伴有肢体明显肿胀。如鉴别诊断仍有困难,应作双功彩色超声多普勒或下肢静脉造影检查。③ 动静脉瘘:患肢皮肤温度升高,局部有时可拍及震颤或有血管杂音,浅静脉压力明显上升,静脉血的含氧量增高。

治疗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治疗可有下列三种方法。

1.非手术疗法 患肢穿医用弹力袜或用弹力绷带,借助远侧高而近侧低的压力差,使曲张静脉处于萎瘪状态。此外,还应避免久站、久坐,间歇抬高患肢。非手术疗法仅能改善症状,适用于:① 症状轻微又不愿手术者;② 妊娠期发病,鉴于分娩后症状有可能消失,可暂行非手术疗法;③ 手术耐受力极差者。

2.硬化剂注射和压迫疗法 利用硬化剂注人排空的曲张静脉后引起的炎症反应使之闭塞。也可作为手术的辅助疗法,处理残留的曲张静脉。硬化剂注人后,局部用纱布卷压迫,自足踝至注射处近侧穿弹力袜或缠绕弹力绷带,立即开始主动活动。大腿部维持压迫1 周,小腿部6 周左右。应避免硬化剂渗漏造成组织炎症、坏死或进人深静脉并发血栓形成。

3.手术疗法 诊断明确且无禁忌证者都可施行手术治疗:大隐或小隐静脉高位结扎及主干与曲张静脉剥脱术。已确定交通静脉功能不全的,可选择筋膜外、筋膜下或借助内镜作交通静脉结扎术。

并发症及其处理 病程进展中可能出现下列并发症:

1.血栓性浅静脉炎 曲张静脉易引起血栓形成,伴有感染性静脉炎及静脉周围炎,常遗有局部硬结与皮肤粘连,可用抗生素及局部热敷治疗。炎症消退后,应施行手术治疗。

2.溃疡形成 踝周及足靴区易在皮肤损伤破溃后引起经久不愈的溃疡,愈合后常复发。处理方法:创面湿敷,抬高患肢以利回流,较浅的溃疡一般都能愈合,接着应采取手术治疗。较大或较深的溃疡,经上述处理后溃疡缩小,周围炎症消退,创面清洁后也应作手术治疗,同时作清创植皮,可以缩短创面愈合期。

3.曲张静脉破裂出血 大多发生于足靴区及踝部。可以表现为皮下淤血,或皮肤破溃时外出血,因静脉压力高而出血速度快。抬高患肢和局部加压包扎,一般均能止血,必要时可以缝扎止血,以后再作手术治疗。

(二)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primary 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valve in sufficiency)是指深静脉瓣膜不能紧密关闭,引起血液逆流,但无先天性或继发性原因,有别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瓣膜功能不全及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

病因和病理生理 病因至今尚未明确,发病因素有:① 瓣膜结构薄弱,在持久的逆向血流及血柱重力作用下,瓣膜游离缘松弛,因而不能紧密闭合,造成静脉血经瓣叶间的裂隙向远侧逆流。② 由于持久的超负荷回心血量,导致静脉管腔扩大、瓣膜相对短小而关闭不全,故又称“相对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③ 深静脉瓣膜发育异常或缺如,失去正常关闭功能。④ 小腿肌关节泵软弱,泵血无力,引起静脉血液积聚,导致静脉高压和瓣膜关闭不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直接承受近侧深静脉逆向血流冲击,常最先出现关闭不全,随着病程进展,将顺序影响远侧瓣膜关闭功能。大隐静脉位置较浅而缺乏肌保护,所以当股浅静脉瓣膜破坏时,大隐静脉瓣膜多已失去功能,因而两者往往同时存在。股深静脉开口比较斜向外方,受血柱重力的影响较小,受累及可能较迟。

临床表现和诊断 除了浅静脉曲张外,根据临床表现的轻重程度可分为:① 轻度:久站后下肢沉重不适,踝部轻度浮肿。② 中度:轻度皮肤色素沉着及皮下组织纤维化,单个小溃疡。下肢沉重感明显,踝部中度肿胀。③ 重度:短时间活动后即出现小腿胀痛或沉重感,浮肿明显并累及小腿,伴有广泛色素沉着、湿疹或多个、复发性溃疡(已愈合或活动期)。

鉴于浅静脉曲张是多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因此需作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检查方能明确诊断。

1.静脉造影 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显示下列特点:深静脉全程通畅,明显扩张;瓣膜影模糊或消失,失去正常的竹节状形态而呈直筒状;Valsalva 屏气试验时,可见含有造影剂的静脉血自瓣膜近心端向瓣膜远侧逆流。在下肢静脉逆行造影中,根据造影剂向远侧逆流的范围,分为如下五级:0级,无造影剂向远侧泄漏;Ⅰ级,造影剂逆流不超过大腿近端;Ⅱ级,造影剂逆流不超过膝关节平面;Ⅲ级,造影剂逆流超过膝关节平面;Ⅳ级,造影剂向远侧逆流至小腿深静脉,甚至达踝部。0级,示瓣膜关闭功能正常;Ⅰ~Ⅱ级逆流,应结合临床表现加以判断;Ⅲ~Ⅳ 级,表示瓣膜关闭功能明显损害。

2.下肢活动静脉压测定可间接地了解瓣膜功能,常作为筛选检查。正常时,站立位活动后足背浅静脉压平均为10~30 mmHg ,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为25~40 mmHg。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时,高达55~85 mmHg。

3.超声多普勒检查可以观察瓣膜关闭活动及有无逆向血流。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应与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相鉴别,二者临床表现相似,但处理方法不尽相同。鉴别要点:前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浅静脉曲张局限于下肢,PertheS 试验阴性,下肢静脉造影示深静脉通畅、扩张、呈直筒状、瓣膜影模糊;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病史,浅静脉曲张范围广泛、可涉及下腹壁,PertheS 试验大部分阳性,下肢静脉造影示深静脉部分或完全再通、形态不规则、侧支开放、瓣膜影消失。

治疗 凡诊断明确,瓣膜功能不全Ⅱ级以上者,结合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应考虑施行深静脉瓣膜重建术。主要方法有:① 股浅静脉腔内瓣膜成形术:通过缝线,将松弛的瓣膜游离缘予以缩短,使之能合拢关闭。② 股浅静脉腔外瓣膜成形术:通过静脉壁的缝线,使两个瓣叶附着线形成的夹角,由钝角回复至正常的锐角,恢复闭合功能。③ 股静脉壁环形缩窄术:在正常情况下,瓣窦宽径大于非瓣窦部位静脉宽径,因而利用缝线、组织片或人工织物包绕于静脉外,缩小其管径,恢复瓣窦与静脉的管径比例,瓣膜关闭功能随之恢复。④ 带瓣膜静脉段移植术:在股浅静脉近侧植人一段带有正常瓣膜的静脉,借以阻止血液逆流。⑤ 半键肌—股二头肌拌腘静脉瓣膜代替术:手术原理是构建半腿肌—股二头肌U 形键袢,置于腘动静脉之间,利用肌袢间歇收缩与放松,使腘静脉获得瓣膜样功能。由于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同时伴有浅静脉曲张,因此需要同时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已有足靴区色素沉着或溃疡者,尚需作交通静脉结扎术。

三、深静脉血栓形成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 , DVT )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凝结,阻塞静脉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如未予及时治疗,急性期可并发肺栓塞(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后期则因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影响生活和工作能力。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尤其多见于下肢。

病因和病理 1946 年,Virchow 提出:静脉损伤,血流缓慢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造成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损伤可造成内皮脱落及内膜下层胶原裸露,或静脉内皮及其功能损害,引起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物质释放,启动内源性凝血系统,同时静脉壁电荷改变,导致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栓。造成血流缓慢的外因有:久病卧床,术中、术后以及肢体固定等制动状态及久坐不动等。此时,因静脉血流缓慢,在瓣窦内形成涡流,使瓣膜局部缺氧,引起白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白细胞粘附及迁移,促成血栓形成。血液高凝状态见于:妊娠、产后或术后、创伤、长期服用避孕药、肿瘤组织裂解产物等,使血小板数增高,凝血因子含量增加而抗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导致血管内异常凝结形成血栓。典型的血栓包括:头部为白血栓,颈部为混合血栓,尾部为红血栓。血栓形成后可向主干静脉的近端和远端滋长蔓延。其后,在纤维蛋白溶解酶的作用下,血栓可溶解消散,血栓脱落或裂解的碎片成为栓子,随血流进人肺动脉引起肺栓塞。但血栓形成后常激发静脉壁和静脉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使血栓与静脉壁粘连,并逐渐纤维机化,最终形成边缘毛糙管径粗细不一的再通静脉。同时,静脉瓣膜被破坏,以至造成继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即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临床表现和分型 深静脉是血液回流的主要通路,一旦因血栓形成阻塞管腔,必然引起远端静脉回流障碍的症状。按照血栓形成的发病部位,主要临床表现分述如下。

1.上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局限于腋静脉,前臂和手部肿胀、胀痛。发生在腋—锁骨下静脉,整个上肢肿胀,患侧肩部、锁骨上和前胸壁浅静脉扩张。上肢下垂时,肿胀和胀痛加重;抬高后减轻。

2.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 上腔静脉血栓形成大多数起因于纵隔器官或肺的恶性肿瘤。除了有上肢静脉回流障碍的临床表现外,并有面颈部肿胀,球结膜充血水肿,眼睑肿胀。颈部、前胸壁、肩部浅静脉扩张,往往呈广泛性并向对侧延伸,胸壁的扩张静脉血流方向向下。常伴有头痛、头胀及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原发疾病的症状。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多系下肢深静脉血栓向上蔓延所致。其临床特征为双下肢深静脉回流障碍,躯干的浅静脉扩张,血流方向向头端。当血栓累及下腔静脉肝段,影响肝静脉回流时,则有布一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见第四十二章)。

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最为常见,根据发病部位及病程,可作如下分型。

( 1 )根据急性期血栓形成的解剖部位分型:① 中央型,即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起病急骤,全下肢明显肿胀,患侧髂窝、股三角区有疼痛和压痛,浅静脉扩张,患肢皮温及体温均升高。左侧发病多于右侧。② 周围型,包括股静脉或小腿深静脉血栓形成。局限于股静脉的血栓形成,主要特征为大腿肿痛,由于髂—股静脉通畅,故下肢肿胀往往并不严重。局限在小腿部的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特点为:突然出现小腿剧痛,患足不能着地踏平,行走时症状加重;小腿肿胀且有深压痛,作踝关节过度背屈试验可致小腿剧痛(Homans 征阳性)。③ 混合型,即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主要临床表现为:全下肢明显肿胀、剧痛,股三角区、腘窝、小腿肌层都可有压痛,常伴有体温升高和脉率加速(股白肿)。 如病程继续进展,肢体极度肿胀,对下肢动脉造成压迫以及动脉痉挛,导致下肢动脉血供障碍,出现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进而小腿和足背往往出现水泡,皮肤温度明显降低并呈青紫色(股青肿),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静脉性坏疽。

( 2 )根据临床病程演变分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随着病程的延长,从急性期逐渐进人慢性期。根据病程可以分成以下四型:① 闭塞型。疾病早期,深静脉腔内阻塞,以下肢明显肿胀和胀痛为特点,伴有广泛的浅静脉扩张,一般无小腿营养障碍性改变。② 部分再通型。病程中期,深静脉部分再通。此时,肢体肿胀与胀痛减轻,但浅静脉扩张更明显,或呈曲张,可有小腿远端色素沉着出现。③ 再通型。病程后期,深静脉大部分或完全再通,下肢肿胀减轻但在活动后加重,明显的浅静脉曲张、小腿出现广泛色素沉着和慢性复发性溃疡。④ 再发型。在已再通的深静脉腔内,再次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

检查和诊断 一侧肢体突然发生的肿胀,伴有胀痛、浅静脉扩张,都应疑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根据不同部位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作出临床诊断。下列检查有助于确诊和了解病变的范围。

1.超声多普勒检查 采用超声多普勒检测仪,利用压力袖阻断肢体静脉,放开后记录静脉最大流出率,可以判断下肢主干静脉是否有阻塞。双功彩色超声多普勒可显示静脉腔内强回声、静脉不能压缩,或无血流等血栓形成的征象。如重复检查,可观察病程变化及治疗效果。

2.放射性核素检查 静脉注射125I 纤维蛋白原,能被新鲜血栓摄取,含量超过等量血液摄取量的5 倍,因而能检出早期的血栓形成,可用于高危病人的筛选检查。

3.下肢静脉顺行造影 能显示静脉形态作出确定诊断。主要的X 线征象为:① 闭塞或中断:深静脉主干被血栓完全堵塞而不显影,或出现造影剂在静脉某一平面突然受阻的征象。一般说来,见于血栓形成的急性期。② 充盈缺损:主干静脉腔内持久的、长短不一的圆柱状或类圆柱状造影剂密度降低区域,边缘可有线状造影剂显示形成“轨道症”,是静脉血栓的直接征象,为急性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依据。③ 再通:静脉管腔呈不规则狭窄或细小多枝状,部分可显示扩张,甚至扩张扭曲状。上述征象见于血栓形成的中、后期。④ 侧支循环形成:邻近阻塞静脉的周围,有排列不规则的侧支静脉显影。大、小隐静脉是重要的侧支,呈明显扩张。

预防和治疗 手术、制动、血液高凝状态是发病的高危因素,给予抗凝、祛聚药物,鼓励病人作四肢的主动运动和早期离床活动,是主要的预防措施。治疗方法可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取栓两类,应根据病变类型和实际病期而定。

1.非手术治疗 包括:① 一般处理。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适当使用利尿剂,以减轻肢体肿胀。病情允许时,着医用弹力袜或弹力绷带后起床活动。② 祛聚药物。如阿司匹林、右旋糖酐、双嘧达莫(潘生丁)、丹参等,能扩充血容量、降低血粘度,防治血小板聚集,常作为辅助治疗。③ 抗凝治疗(anticoagulant therapy )。抗凝药物具有降低机体血凝功能,预防血栓形成、防止血栓繁衍,以利血栓形成的静脉再通。通常先用普通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分子量<6000 )静脉或皮下注射,达到低凝状态后改用香豆素衍化物(如华法林)口服,一般维持2 个月或更长时间。④ 溶栓治疗(thrombolysis )。链激酶(streptokinase , SK )、尿激酶(urokinase , UK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otype plasminogen activate , t -PA )等,能激活血浆中的纤溶酶原成为纤溶酶,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裂解,达到溶解血栓的治疗目的。可经外周静脉滴注,或经插至血栓头端的静脉导管直接给药。早期(2~3 天)的溶栓效果优于病期较长者,病程较长(10~15 天),也可试用本法。根据静脉开放的比例评价溶栓治疗的效果:Ⅰ级<50 % , Ⅱ级>50 % ,Ⅲ级完全溶解。

出血是抗凝、溶栓治疗的严重并发症,且剂量的个体差异很大,应严密观察凝血功能的变化:凝血时间(CT )不超过正常(8~12 分)的2~3 倍,活化部分凝血时间( APTT )延长1.5~2.5 倍,凝血酶时间(TT )不超过60 秒(正常16~18 秒),凝血酶原时间(PT )不超过对照值1.35~1.5 倍,INR ( international normaliged ritio )控制在2.0一3 . 0。纤溶治疗时,尚需测定纤维蛋白原,不应低于0.6~1. 0g / L (正常2~4g / L )。一旦出现出血并发症,除了停药外,应采用硫酸鱼精蛋白对抗肝素、维生素K1对抗口服抗凝剂;使用10% 6—氨基乙酸、纤维蛋白原制剂或输新鲜血,对抗纤溶治疗引起的出血。

2.手术疗法 取栓术(thrombectomy )最常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早期病例。鉴于临床和实验研究认为:发病后3 天内,血栓与静脉内腔面尚无明显粘连,超过5 天则粘连明显,因此取栓术的时机应在发病后3~5 天内。对于病情继续加重,或已出现股青肿,即使病期较长,也可施以手术取栓力求挽救肢体。手术方法主要是采用Fogarty 导管取栓术,术后辅用抗凝、祛聚疗法2 个月,防止再发。

并发症和后遗症 深静脉血栓如脱落进人肺动脉,可引起肺栓塞,大块肺栓塞可以致死,应十分重视。对已有肺栓塞发生史、血栓头端跨人下腔静脉及需行静脉腔内操作可能造成血栓脱落等情况下,应考虑放置下腔静脉滤网,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随着血栓机化及再通过程的进展,静脉回流障碍的症状逐渐减轻,而因深静脉瓣膜破坏造成的静脉逆流症状逐渐加重,后遗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处理方法根据病变类型而异。闭塞为主者,以前述非手术疗法为主。髂、股静脉闭塞而股静脉通畅者,在病情稳定后可作耻骨上大隐静脉交叉转流术,使患肢远侧的高压静脉血,通过转流的大隐静脉向健侧股静脉回流。局限于股静脉阻塞者,可作同侧大隐静脉股—腘(胫)静脉旁路术。已完全再通者,因深静脉瓣膜破坏,静脉逆流已成为主要病变,可采用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关闭不全所介绍的手术方法治疗。凡有浅静脉曲张及足靴区溃疡者,应作曲张静脉剥脱和交通静脉结扎术。

第五节 动静脉瘘

动脉与静脉间出现不经过毛细血管网的异常短路通道,即形成动静脉瘘,可分为两类:先天性动静脉瘘(Congenital arteriovenous fistula ) ,起因于血管发育异常;后天性,大多数由创伤引起,故又称损伤性动静脉瘘(traumatic arteriovenous fistula )。本病多见于四肢。先天性动静脉瘘常为多发性,瘘口细小;往往影响骨骼及肌,受累肢体出现形态和营养障碍性改变;对全身血液循环的影响较小。损伤性动静脉瘘一般为单发且瘘口较大,高压的动脉血流通过瘘口直接进人静脉向心回流,因而造成:① 静脉压升高,管壁增厚、管腔扩大、迂曲,静脉瓣膜关闭不全,导致周围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②瘘口近侧动脉因代偿性血流量增加而继发性扩大,瘘口远侧动脉则因血流量减少而变细,出现远端组织缺血的临床表现。③对全身血液循环产生明显影响。周围血管阻力降低,中心动脉压随之下降;动脉血流经瘘口分流及远端动脉缺血,促使心率加速,以维持有效的周围循环;回心血流增加,继发心脏扩大,最终导致心力衰竭。

一、先天性动静脉瘘

病因和分类 在胎儿血管发育的中期,动脉不仅与伴随静脉同行,且与周围的毛细血管间有广泛的吻合。出生后,上述吻合支逐渐闭合,动、静脉各行其道。如果原始的丛状血管结构残存,即成大小、数目和瘘型不一的动、静脉间异常通道。在婴幼儿期呈隐匿状态,至学龄期,尤其是进人发育期后,随着活动量增加而迅速发展和蔓延,可以侵犯邻近的肌肉、骨骼及神经等组织。病理上可以分为三种类型:① 干状动静脉痰:在动、静脉主干间有一个或多个细小瘘口,伴有浅静脉扩张或曲张、震颤及杂音。② 瘤样动静脉疹:在动、静脉主干的分支间存在瘘口,伴有局部血管瘤样扩大的团块。③ 混合型:兼有上述两种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 在婴幼儿期,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软组织肥厚。至发育期可出现明显的临床表现,主要有:① 由于动、静脉血流量增加,刺激骨髓,致使患肢增长,软组织肥厚,伴有胀痛。因两侧下肢长短不一可以出现跛行、骨盆倾斜及脊柱侧曲。② 患肢皮肤温度明显升高,多汗,可以伴有皮肤红色斑块状血管瘤。③ 由于静脉高压导致浅静脉曲张,色素沉着,湿疹,甚至形成静脉性溃疡,或因远端动脉缺血致组织坏死。在皮肤破损时可以引发严重出血。

检查和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症状:出生后或自幼即出现下肢软组织较肥厚,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加重,并有肢体粗大,增长,皮温升高,多汗等,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下列检查有助于作出诊断:① 周围静脉压明显升高,静脉血含氧量增高。② 患肢X 线平片可见骨骼增长,增粗。③ 动脉造影显示:患肢动脉主干增粗,血流加快;动脉分支增多,紊乱且呈扭曲状;静脉早期显影。

治疗 局限的先天性动静脉矮,手术切除或瘘口结扎效果较好。范围广泛的多发性瘘,定位困难,而且可以是多支主干动脉与静脉间存在交通,因此手术难以彻底,术后易复发。当骨骺尚未闭合,双侧下肢长度差异大且有明显跛行者,可考虑作患肢骨髓抑制术。以胀痛为主要症状者,可使用弹性长袜,以减轻症状。并发下肢静脉性溃疡者,可作溃疡周围静脉剥脱和筋膜下交通静脉结扎,以改善局部静脉淤血,促使溃疡愈合。个别病情严重的,可根据造影提示,沿主干动脉解剖并结扎动静脉间吻合支,或经动脉导管栓塞相关的动脉分支,可获得一段时期的症状缓解。

二、损伤性动静脉瘘

病因和分类 大多数由贯通伤引起,如刺伤,枪弹伤,及金属碎片等,毗邻的动静脉同时损伤并形成交通,称直接瘘。如动静脉的创口间存在血肿,在血肿机化后形成囊形或管状的动脉和静脉间的交通,称间接瘘。损伤的动、静脉可形成瘤样扩张。少数见于动脉瘤破入邻近静脉,或因血管壁细菌感染破溃导致动静脉瘘。

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分为:①急性期:损伤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大多有震颤和杂音。多数病人在瘘的远端动脉仍可拍及搏动。②慢性期:由于高压的动脉血经瘘直接灌注静脉,使静脉压力升高,局部症状往往十分典型:沿瘘口的两侧可以听到粗糙连续的血管杂音,邻近瘘的静脉明显扩张,并有血管杂音及震颤,皮肤温度升高。在远离瘘的部位,尤其在足端,因动脉供血量减少和静脉淤血,出现营养性变化,如皮肤光薄、色素沉着、溃疡形成等。瘘口越大,离心脏越近,发生瘘的动脉口径越粗,由于大量血液经瘘孔直接进人静脉,回心血量大增,可引起心脏进行性扩大,导致心力衰竭。

检查和诊断 创伤后局部出现搏动性肿块,震颤,粗糙而连续的血管杂音,伴有浅静脉扩张,远端组织缺血或静脉淤血性改变,即可作出临床诊断。下列检查有助于作出诊断:① 指压瘘口检查(Branham 征):指压瘘口阻断分流后,出现血压升高和脉率变慢。② 静脉压测定:患肢浅静脉压力升高。③ 静脉血含氧量测定:自邻近瘘口的浅静脉采血,呈鲜红色,含氧量明显增高。④ 双功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可以观察到动脉血经瘘口向静脉分流。⑤ 动脉造影检查:较大口径的动静脉瘘,通常可以直接显示瘘口;与瘘口邻近的静脉明显扩大,几乎与动脉同时显影;瘘口远侧动脉不能全程显示。较小口径的动静脉瘘,常不能直接显示瘘口,但具有邻近瘘口的动静脉几乎同时显影的特点。曾有血肿形成病史者,往往在瘘口的动脉和(或)静脉侧出现瘤样扩大。

治疗 动静脉间压力差明显,一旦形成瘘难以自行闭合,应封闭瘘口,避免造成慢性期改变和心肌损害。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是切除瘘口,分别修补动、静脉瘘口,或以补片修复血管裂口。当动静脉瘘不能切除时,可在瘘口两端切断动脉,通过端端吻合重建动脉;缺损长度较大时,可用自体静脉或人工血管重建动脉,然后修补静脉裂口。对于长期的慢性动静脉瘘,周围已有广泛的侧支及曲张血管,上述方法难以处理,可施行四头结扎术,即在尽可能靠近瘘口处,分别结扎动脉和静脉的输入端和输出端。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