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重点考点(6)

2019年11月22日 来源:来学网

第一节 教学概述

一、教学的内涵

1、教学的定义: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在我国,教学是以知识的授受为基础的,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教学的特点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的统一。其特点如下:

(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

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

3、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关系

(1)教学与教育

教育包含了教学,二者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在学校教育中,除了教学,学校还可以包括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教育。

(2)教学与智育

智育主要通过教学来实现,但智育也可以通过课外活动等途径实现;教学不仅是智育的实施途径,也是德智体美劳的实施途径。

(3)教学与上课

教学与上课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学包括上课,还包括备课、课外作业的布置、课外辅导、学生学习成绩评定等一系列环节。

二、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双基教学)

2、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

补充:智力是由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组成的,其中思维力是核心。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4、培养小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三、教学的意义

1、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2、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

3、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第二节 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本质

1、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有领导的认识:始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二者的关系:

(1)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为主

(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教育要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增加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所必须的感性认识,以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

2、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

二者的关系:

(1)掌握知识是发展能力的基础

(2)能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教学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必须科学地组织教学过程;重视教学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个别差异。

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二者的关系: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二者的关系:

(1)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

(2)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

(3)传授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机结合,防止脱离知识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只强调传授知识忽视思想品德教育两种倾向,实现教学的教育性。

三、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五个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

(2)领会知识---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

包括: 感知教材

理解教材

(3)巩固知识—教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4)运用知识

(5)检查知识

第三节 教学原则与方法

一、我国中学教学原则(重点)

(一)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

含义: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贯彻要求:

(1)要确保教学的科学性

(2)要深入发掘教材和教学情境中蕴含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3)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

(4)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二)直观性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直观手段的种类:

实物直观

模象直观

语言直观

2、贯彻此原则的教学要求

(1)要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教学手段。直观是教学手段而不是目的,过多的直观教具不仅会浪费教学时间,分散学生的注意,而且也会影响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

(2)直观教具的演示要与语言讲解相结合

(3)要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三)启发性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主动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的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要求:

(1)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四)巩固性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这一原则是基于获取新知识与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乌申斯基:复习是学习之母

2、贯彻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理解知识是巩固知识的基础

(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五)循序渐进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教师要严格按照科学知识的内在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能力发展的顺序进行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贯彻原则的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六)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2、贯彻要求:

(1)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

(2)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基本含义

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贯彻要求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八)量力性原则

可接受性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二、教学方法

(一)教学方法的概念

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的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和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二)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1)讲授法的含义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授法主要有讲述、讲解、讲读、讲演四种方式。

2、讲授法与注入式教学

讲授法并不等同于“注入式”教学。注入式也叫“填鸭式”或“满堂灌”,是指教师从主观愿望出发,不考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接受能力,把学生看成消极、被动的客体,向学生灌输知识,要求死记硬背。

讲授法分为“注入式”讲授和“启发式”讲授两种。讲授法是一种单向性的思想交流,不易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容易导致注入式教学,但正确运用讲授法同样可以达到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

3、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并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

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讲授应具有启发性

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

2、谈话法

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谈话法并不等同于启发式教学。

3、讨论法

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优点:利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学记》:“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

4、演示法

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特点在于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五)参观法

(六)练习法

(七)自学指导法

是教师指导 学生通过自学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八)实验法

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的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发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

(九)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方法

1、欣赏教学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体验客观事物的真善美的一种教学方法。

2、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十)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

发现法:又称探索法、研究法,是学生借助于教师提供的适宜于进行“再发现”的问题情境和学习内容,积极开展独立的探索、研究和尝试活动,以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

它是由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所提倡

补充:暗示教学法

是保加利亚学者洛扎诺夫在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一种利用联想、情境、音乐等强化教学效果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选择的依据

1、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

3、学生年龄特征

此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第四节 教学组织形式

一、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

(一)个别教学制

古代中国、埃及和希腊的学校大都采用个别教学形式。

优点:有利于因材施教

缺点:效率低

(二)班级授课制

1、概念:是把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分成固定人数的班级,教师根据课程计划和规定的时间表进行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我国最早实行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

2、基本特征:

年龄和知识水平大致相等,人数固定

有统一和固定的教学内容

以课为单位进行教学

课的单位时间固定

3、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

(1)优越性

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2)局限性

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造性不利于发挥

不利于学生创造能力和精神的培养

不利于因材施教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灵活性有限

4、班级授课制的辅助形式

(1)个别辅导

(2)现场教学

5、教学的特殊组织形式---复式教学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三)分组教学

1、外部分组:是指打乱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做法,而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班。

2、内部分组:是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班级内,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编组。

(四)设计教学法和道尔顿制

设计教学法:美国教育家克伯屈所创立。主张废除班级授课制和教科书,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目的和内容,在自己设计、自己负责任的单元活动中获得有关的知识与能力。

道尔顿制:美国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指教师不再上课面向学生系统讲授教材,而只为学生分别制定自学参考书、布置作业,由学生自主和独立作业,有疑难时才请教师辅导,学生完成一定阶段的学习任务后,向教师汇报学习情况和接受考查。

(五)特朗普制

又称为“灵活的课程表”,它是美国教育学教授劳伊德·特朗普提出。把大班上课(40%)、小班研究(20%)和个别教学(40%)三种教学形式结合起来。

二、教学模式

(一)国外流行的教学模式

1、掌握学习教学模式

布卢姆创立

“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 指导下,以集体教学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发现学习模式。

2、程序教学模式

斯金纳

3、发现学习模式

布鲁纳

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罗杰斯

5、范例教学

瓦·根舍

当代教学论的三大流派: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瓦·根舍因范例教学

三、常见的教学过程组织形式

1、集中授课

所谓集中授课是指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整个班级的学生一起进行的学习。

2、小组学习

小组学习就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性的共同学习。学生彼此间进行信息交换,教师则起指导作用。

3、个别化学习

学习主要是一种内部操作,必须由学生自己来完成:所谓“个别化学习”,是指学生之间不交换信息,每一个学生自主进行的问题解决学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加以指导。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学习,积极主动完成课题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这种学习方式常用于巩固知识技能的练习,也可用于掌握并扩展新的知识技能,深化思考。这种组织形式可用在通常的课题教学中,也可用于自习课、家庭学习中。

第五节 课堂教学的实施

一、教学实施的环节

五个基本环节:

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生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一)备课

1、含义:就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是教育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2、备课的要求:

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1)备教材:

①课程标准: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

②教科书:是教师备课上课的主要依据

③阅读参考资料

(2)备学生

(3)备教法

写好三个计划:学期、课题、课时

在备课的所有活动中,教案的设计处于核心的位置

3、教案

教案即课时计划,是教师备课中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

写课时计划,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

①进一步研究教材,确定教学重点和要解决的难点;

②确定本课时的教学目的;

③考虑进行的步骤,确定课的结构,分配教学进程中各个步骤的时间;

④考虑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的准备和使用方法即板书设计;

⑤最后写出课时计划。

(二)上课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直接的体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

1、课的结构

组织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检查复习

讲授新课

巩固新课

布置课外作业

2、上课的具体要求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方法得当

(4)表达清晰

(5)组织严密

(6)气氛热烈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反馈

(四)课外辅导

(五)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价

方法

1、观察法2、测验法3、调查法:4、自我评价法

测验的质量指标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

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效度是一个标准化测验的必要条件,包括内容效度、预测效度、同时效度和构想效度。

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

二、教学情境的创设

1、借助语言: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最常用的手段和方法

2、借助问题

3、借助多媒体

4、运用游戏

5、运用故事

二、课堂教学行为

1、口头语言

2、体态语言

3、书面语言

第六节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学习动机包括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因素。

推力因素:与学生对学业成就本身的追求有关,发自学生内心的学习愿望和要求。对学习起推动作用。(如强烈的兴趣和探究心向等)。

拉力因素:与学习的外在后果有关,对学习起引诱作用。(如学位、待遇和社会地位)

压力因素:与客观现实环境对学生的要求有关,对学习起强制作用。(如考试、竞赛和升学等)

二、学习动机的构成

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是学习需要和诱因。

(一)学习需要

是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学习需要也称学习内驱力,包括了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他将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中得到满足,是学习的内部动机。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这是一种间接的学习动机,属于外部动机。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通常这种动机在年龄小的学生身上比较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动机会逐渐转化为自我提高动机。

(二)诱因

是指能够激起有机体的定向行为,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或刺激物。可以进一步分为:积极诱因和消极诱因。

三、学习动机的功能

(一)激发功能

(二)指向功能

(三)维持功能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2、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3、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

4、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在学习较复杂的问题时,中等偏低的动机强度最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在学习中等强度的问题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是倒U型曲线关系

在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是线性关系,动机强度越高,学习效率越佳。

六、学习动机理论

(一)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

代表人物:巴甫洛夫、斯金纳

观点:强化可以促进学习动机。

局限:只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而忽视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重点)

代表人物:马斯洛

缺失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成长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观点: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在学校,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关系。

(三)成就动机理论

代表人物:麦克里兰、阿特金森

趋向成功的倾向

避免失败的倾向

观点:在特定的情境中,如果个体趋向成功的倾向大于避免失败的趋向,那么他就敢于冒风险去尝试,并追求成功。如果很容易获得成功,反而会减低他的学习动机。

根据成就动机理论,学生最有可能选择的是成功概率约为50%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最富有现实挑战性。

(四)成败归因理论

代表人物:韦纳

归因的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

注意六个因素的三个维度:因素来源、稳定性、可控性

要引导学生正确归因。将成败归因于努力等因素。

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代表人物:班杜拉

七、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一)学习动机的培养

1、学习动机的培养是学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设置具体目标及达到目标的方法

3、设置榜样

4、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5、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6、注意学生的归因倾向

(二)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改变不正确归因:

一是努力归因:无论成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

二是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采取现实归因,以提高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第七节 学习方式

一、学习方式的类型

1、学习方式:泛指学习者在各种学习情境中所采取的具有不同动机取向、心智加工水平和学习效果的学习方法和形式。

2、学习方法的类型

(1)学习方法在“质”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动机取向和信息加工水平的不同。

(2)学习方法在“量”上的差异主要表现为拥有学习策略的多少。

二、学习策略的分类(重点)

(一)认知策略

1、复述策略

常用的复述策略

(1)利用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2)排除相互干扰

首位效应和近位效应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画线

2、精细加工策略

(1)记忆术

位置记忆法、缩简和编歌诀、谐音联想法、关键词、视觉联想

(2)做笔记(3)提问(4)生成性学习

(5)利用背景知识,联系实际

3、组织策略

(1)列提纲(2)利用图形(3)利用表格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

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3、调节策略

(三)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2、环境管理策略

3、努力管理策略4、资源利用策略

三、教学策略(补充)

①教学策略是教师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在设计教学策略时,教学目标、教学模式等已经设计好了。

②教学策略带有很强的目的性,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进行的。也就是说,要指向已经设计好的教学目标。

③教学策略包含一定的教学理论成分,是对一定教学理论的具体化,受一定的教学理论的支配和制约。这一具体化以教学模式为中介。

④教学策略的选择要基于对现实的教学活动的认识。因此人们认为它是对教学活动的认知过程,是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因素、教学进程的反思性认知。

⑤教学策略是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性把握和进行推进的措施。因而教学策略是一系列有计划的动态过程,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水平。

⑥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选择与运用中要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入手,要兼顾教学的目的、任务、内容、学生的状况和现有的教学资源,灵活机动地采取措施,保证教学的有效有序进行。

四、知识与技能的学习

1、知识类型的分类

(1)根据认识深度的不同: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2)根据概括水平的不同:具体知识和抽象知识

(3)根据知识的功能划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它是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够直接加以回忆和陈述的知识。主要用来说明事物的性质、特征和状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这类知识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静态)

程序性知识:也叫“操作性知识”,是个人没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其存在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的知识。主要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动态)

2、技能的种类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自动化和完善化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力量调节、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3、技能的形成与培养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①操作定向②操作模仿③操作整合④操作熟练

(2)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

①原型定向②原型操作③原型内化

补充:3加涅将人类学习分成五类,分别是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

小学综合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

一、综合课程

(一)综合课程的类型

1、学科本位综合课程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2、社会本位综合课程

3、儿童本位综合课程

(二)目前在小学设置的综合课程

1、《品德与生活》课的性质—活动型综合课程

(1)社会性

(2)开放性

(3)活动性

2、《品德与生活》课程设计的思路

三条轴线: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

二、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必修课程,自小学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

1、研究性学习

在基础教育课程中,增设了“综合实践活动”板块,研究性学习是该板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综合了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优势,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思维大有裨益。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三、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

(1)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

(2)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

(3)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

(4)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课题。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