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知识》重点考点(2)

2019年11月22日 来源:来学网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聪明。 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情感、情绪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视觉: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感觉对比

①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

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②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

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

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4)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3)知觉的整体性

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也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3)有意后注意

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转移与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特点: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

容量较大:9-20个比特

形象鲜明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

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

(2)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贮存时间不超过1分钟

特点: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容量有限:一般7±2个组块

意识清晰

操作性强

易受干扰

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

(3)长时记忆

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特点: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编码: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贮内容的不同:

①陈述性记忆

②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2)保持与遗忘

①遗忘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④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B: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代表人物:詹金斯、达伦巴希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C: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D: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五)言语

言语的种类:

1、对话言语—最基本的言语形式

2、独白言语

3、书面言语

4、内部言语

(六)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况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况性

3、思维的基本过程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

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的基本环节。

4、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

(3)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5、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①直观动作思维

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如儿童边数手指边算术,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停止。

②具体形象思维

是人脑对表象进行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

③抽象逻辑思维

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①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②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②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如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①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用音标规律读单词等。

②创造性思维

三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

①经验思维

②理论思维

(七)观察

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八)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幻想、理想和空想

三、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悲哀时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会导致哭泣。当然,悲哀并不总是消极的,它有时能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2、情绪状态分类(选择题)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

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3)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二)情感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四、意志过程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1)动机冲突

①双趋冲突

②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五、个性心理

(一)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动机

需要---引起动机的内部条件

诱因---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三)兴趣

兴趣的品质

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知识是认识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要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

一般能力:是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创造力是高级表现。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

(2)根据从事的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

模范能力

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趋势

流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的经验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五)性格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六)气质

1、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七)人格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人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2)稳定性

“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3)整体性

(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3、自我调控系统

(1)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程度

(2)社会文化因素

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因素

①权威型:被动、依赖等

②放纵型:任性、自私等

③民主型:活泼、自立、富于合作等

4、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5、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道德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

第二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

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强调基因复制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及其成熟势力说

霍尔:遗传决定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2、外铄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荀子:性本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

斯金纳: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和矫正。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

强调内外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

孟母三迁、墨子提出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作用: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

(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如下: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老师,相对而言效果要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补充:(3)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出现的,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

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

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1、骨骼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驼背。

2、肌肉

呈现“两早”特点:大肌肉群的发育早于小肌肉群、肌肉长度的增加早于肌肉横断面的增加。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动作应该避免,小肌肉运动的精确性不高。

3、神经系统

4、心脏和呼吸系统

注意不要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知发展的特点

注意的发展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记忆的发展特点:

(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小学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时期。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2、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情感的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不断增强

3、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自我:小学阶段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2)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及其教育启示。

表现: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

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教育实践中概况的“跳一跳,摘个桃”等都是个体发展顺序性的体现。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育启示

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要求上不能“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一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二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教育启示:重视关键期和最佳期的教育

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往往事倍功半。(奥地利著名生物学家昆拉多。洛伦兹首次提出)

新生儿与青春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的补偿。

教育启示: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要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等品质。

5、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启示: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一)学习的概念

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变化;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这种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

补充: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二、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经典实验-饿猫

桑代克迷笼

基本观点: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的观点称为试误说。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学习的规律: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本能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①获得与消退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

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②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的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的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正强化(实施奖励)

负强化(撤销惩罚):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2)惩罚

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他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的三种形式: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蓝图)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内容: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的创始者,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A: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B: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③提倡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等知识。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就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

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不能错误地认为接受学习就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

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思潮,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包括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学习是渗透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人等发生变化;

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2)主要特征

全神贯注

自动自发

全面发展

自我评估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主张废除教师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

促进学生学习关键不在教师,而是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

(1)真实或真诚

(2)尊重、关注和接纳

(3)移情性理解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创始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后在维果斯基、奥苏伯尔、布鲁纳等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

1、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2、建构主义学生观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探究学习

2、支架式教学

3、情境教学

4、合作学习

补充内容:教学实践中,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契机: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三、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能力差异

智力水平差异

智力类型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智力的性别差异

(二)认知方式差异

1、认知方式的含义

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2、认知方式的种类

(1)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概念。

场独立型:依赖于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场依存型:依赖于外在标准或外在参照,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2)冲动型-反思型

冲动型: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反应非常快,但往往不够准确。学习成绩差

沉思型:有的学生虽然反应很慢,却很仔细、准确。学习成绩好

(3)辐合型-发散型

辐合型: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三)性格差异与教育

性格的分类:

根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性:外倾型和内倾型

根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独立型和顺从型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1、事物本身的特性

2、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3、人们对事物产生的愉快情感体验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

4、改进教学方法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五、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学习习惯的特点

广泛性、实践性、阶段性、模仿性

(二)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

第四节 小学德育

一、德育的涵义

广义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德育: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构成部分。

政治是方向

思想是基础

道德品质是核心

法制是保障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发展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识

三、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重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5-8岁)

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中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3、可逆性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这一时期也称为自律期或自主期,道德发展到这一阶段,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

4、公正阶段(10-12岁)

公正观念出现,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读的工具。

揭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儿童的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和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中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 ,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科尔伯格认为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有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导之以行开始,或动之以情,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反映。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不断前进。

五、小学道德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导向性原则

1、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贯彻要求

基本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贯彻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我国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2、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补充德育原则:

(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七)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主导力量。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他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他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二)小学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2、榜样示范法

这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运用要求:

选好榜样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陶冶教育法

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要求:

创设良好的情境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指导实践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评比要发扬民主。

此外,小学的德育方法还有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合作学习法、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

七、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强,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

(4)从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五节 美育

一、美育概述

1、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育的发展

最早提出系统的美育思想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快乐教育”思想渊源:《诗艺》

孔子:最早提出“比德”思想

席勒:首先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建立了独立的研究理论

梁启超:首次提出“趣味教育”

王国维: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对美育的独特性质和独立地位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二、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三、美育的内容

1、形式教育

2、理想教育

3、艺术教育

第六节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

(一)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1、小学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1)流行性感冒

加强锻炼,流行期避免去公共场所,教室要消毒、通风等。

(2)病毒性乙肝

管理传染源,发病后立即隔离

切断传染途径

预防接种和中药预防的方式保护易感人群

(3)细菌性痢疾

关键是切断传染源

患病后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勿食牛奶和油腻食物

(4)沙眼

重点是做好群防群治

2、小学儿童其他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1)缺铁性贫血

(2)龋齿

(3)腹泻

(4)近视

(5)肥胖症

(6)颈椎弯曲异常

(二)小学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1、中暑

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让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较严重者:用冰块或冰棒敷其额头、腋下,用凉水反复擦身。

昏迷者要及时送医

2、溺水

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等,以确保呼吸畅通;迅速倒水;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倒背、人工呼吸

3、电击

切断电源

4、烫伤和烧伤

不要急于脱去贴身单薄的衣服,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等冷却后再脱去衣物。

若伤势较轻,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并保持干燥。

5、骨折

先止血在固定

6、中毒

先清除毒物

7、常见外伤(P130)

(1)擦伤

(2)刺伤

(3)扭伤

(4)割伤

二、小学儿童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至少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是无心理疾病

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力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多动症

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2、焦虑症

3、学习困难综合症

4、强迫症

5、厌学症

三、心理评估的方法

1、会谈法

2、观察法

(1)项目检核表

(2)评定量表

(3)轶事记录:是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对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种简明的记录。

3、自述法

4、调查法

5、心理测验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概述

1、心理辅导的目标

(1)学会调适—基本目标

(2)寻求发展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实质,在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

2、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教育

(5)开展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或咨询

(6)开展小组辅导

(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补充:(三)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点

1、小学生心理辅导以身心发育正常的小学生为对象,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为目的和重点,而不在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向小学生适当地介绍和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但憋蕴点不在于学科理论的系统讲授,就是说,不能把小学生心理辅导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的知识体系来讲授。

3、小学生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尽管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教育性的原则,但辅导者与辅导对象之间并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一般不提批评意见,不搞泛泛地说教,不可以不负责任地出主意,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强加于人,而只能通过平等的、民主的、讨论的方式帮助、鼓励、启发和引导小学生面对现实,自己思考,自己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

小学生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2.学习心理辅导

3.智能辅导

4.情感和意志辅导

5.个性心理辅导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

(二)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即正激励

如学生上课不敢发言,一旦发言老师立即表扬和肯定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旗、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5、暂时隔离法

6、自我控制法

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7、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指通过扮演与来访学生问题有关的特定人物,将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出来,以启发来访学生对人际关系及自我情况有所觉知的方法。

8、厌恶疗法。厌恶疗法也叫惩罚消除法,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不良的行为。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森

(2)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的方法。

(3)肯定性训练

来学网现已开通线上辅导课程,名师授课、专家答疑、更有定制科学复习计划!点击进入: 来学网

心之所往
来而学之

更多热门考试资讯,点击进入:来学网

在线视频学习,海量题库选择,点击进入:来学网

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一个打磨自己的过程,希望小编整理的资料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点击进入>>>>来学网—未来因学而变

学习视频,在线题库、报考指南、成绩查询、行业热点等尽在来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