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告诉你【干货收藏】临床医学高频知识点速记
2025年03月20日 来源:来学网01
发病机制(执助不考)
(一)病原菌
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分枝杆菌,又称抗酸杆菌。结核分枝杆菌对紫外线敏感,对碱、酸、干燥、寒冷抵抗力强。
(二)结核病在人群中的传播
(1)传染源:痰直接涂片阳性的结核病人。
(2)传播途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飞沫传播是最重要的传播途径。
(3)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的婴幼儿、老年人、免疫抑制剂使用者、HIV 感染者及慢 性疾病患者等。
02
临床表现
1.症状
(1)呼吸系统局部表现: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是常见症状。有空洞时,痰量增多,合并其他细菌感染时,呈脓性痰。合并支气管结核,表现为刺激性咳嗽。约 1/3 的患者有咯血。结核灶累及胸膜时可有胸痛。
(2)全身表现:发热为最常见症状,多为午后潮热。部分患者有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
2.体征
(1)病变范围小时,无任何体征;渗出性病变范围大或干酪样坏死时,有肺实变体征。
(2)有较大范围纤维条索形成时,患侧胸廓塌陷、气管向患侧移位,叩诊呈浊音、听诊呼吸音减弱并闻及湿啰音。
(3)结核性胸膜炎时有胸腔积液体征。
(4)结核性风湿症:一般见于青少年女性,多累及四肢大关节,关节附近间歇性出现结节性红斑或环形红斑。
03
辅助检查
(1)胸部 X 线检查:肺结核常规首选方法。
(2)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确诊肺结核病的主要方法。
①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首选)
简单、快速、易行和可靠的方法。痰涂片是判断肺结核传染性最主要的依据。
②结核分枝杆
菌培养(确诊最有意义):为痰结核分枝杆菌检查提供准确可靠的结果,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3)纤支镜检查:多用于支气管结核、淋巴结支气管瘘的诊断。
(4)痰结核菌素试验:能检出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曾感染结核分枝杆菌),而非检出结核病。对儿童、少年、青少年的结核病诊断有参考意义,但不能区分是接种卡介苗的免疫反应还是结核分枝杆菌的自然感染。急性粟粒型肺结核 PPD 试验假阴性。
(5)胸腔穿刺:结核性胸腔积液首选检查。
04
诊断
(一)分类
1.原发型肺结核
原发型肺结核多见于少年儿童,好发部位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X 线胸片为哑铃型阴影,即原发病灶、引流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肿大,形成典型的原发综合征。若X 线胸片只有肺门淋巴结肿大,则诊断为胸内淋巴结结核。肺门淋巴结结核可呈团块状、边缘清晰和密度高的肿瘤型。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1)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多见于青少年和婴幼儿。起病急,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重。X 线胸片示全肺(从肺尖到肺底)大小相等、密度相同、分布均匀的粟粒状结节阴影。
(2)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好发于成人。起病较缓,症状轻,全身中毒症状轻。X 线胸片示双上、中肺野有大小、密度、分布三不均匀的粟粒状阴影。
3.继发型肺结核
(1)浸润性肺结核:病变多发生在肺尖和锁骨下,X 线为小片状或斑点状阴影,可形成空洞,是最常见的继发型肺结核。
(2)空洞性肺结核:形成多个虫蚀样空洞,或伴有周围浸润的薄壁空洞。可出现“净化空洞”或“开放菌阴性综合征”。临床症状较多,发热、咳嗽、咳痰和咯血等均可出现。
(3)结核球:结核球内有钙化病灶或液化坏死形成空洞,多数结核球有卫星灶。
(4)干酪性肺炎:①大叶性干酪性肺炎X线呈大叶性、密度均匀的磨玻璃状阴影,后逐渐出现虫蚀样空洞,亦可有播散病灶;②小叶性干酪性肺炎临床表现比大叶性干酪性肺炎轻,X 线呈小叶性、斑片播散病灶。
(5)纤维空洞性肺结核:病程长,反复进展,可出现纤维厚壁空洞和纤维增生,呈垂柳样改变,患侧肺组织收缩,纵隔移向患侧,传染性强。
4.菌阴肺结核
指三次痰涂片及一次培养均阴性的肺结核。
5.结核性胸膜炎
多见于青壮年,胸痛常伴有干咳、低热、盗汗、消瘦等结核杆菌中毒症状,可触及胸膜摩擦感,闻及胸膜摩擦音。
6.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鉴别
表 4-1-7-1 原发性和继发性肺结核鉴别
(二)诊断公式
肺结核=低热、盗汗、乏力、纳差+咳嗽、咳痰或痰中带血+抗生素治疗无效。
05
治疗与预防
(一)化学治疗的原则 肺结核化学治疗的原则是早期、规律、适量、联合、全程(短程化疗通常为6~9个月)。
(二)常用抗结核病药物
表 4-1-7-2 常用抗结核病药物
(三)治疗方案
1.初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方案
(1)每日用药方案:2HRZE/4HR(强化期:顿服,2 个月。巩固期:顿服,4个月)
(2)间歇用药方案:2H3R3Z3E3/4H3R3(强化期:每周3次或隔天1次,2 个月。巩固期:每周3次或隔天1次,4 个月)。
2.复治活动性肺结核治疗方案
(1)每天用药方案:2HRZSE/(6~10)HRE(强化期:1 次/天,2 个月。巩固期:1 次/天,6~10 个月)。
(2)间歇用药方案:2H3R3Z3S3E3/6H3R3E3(强化期:每周 3 次或隔天一次,2个月。巩固期:每周3次或隔天一次,6 个月)。
(四)其他治疗
(1)对症治疗:少量咯血给予氨基己酸等药物止血;大咯血首选垂体后叶素,但高血压、冠心脏、心力衰竭患者和孕妇禁用。
(2)糖皮质激素:抗炎、抗毒作用,仅用于结核毒性症状严重的患者。
(3)肺结核外科手术治疗。
(4)结核性胸腔积液:处理原则:①采用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②抽液治疗;③全身毒性症状严重、大量胸腔积液时,可试用糖皮质激素。